8月7號立秋!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 有「六大特點」早看早準備
時間就好像水一樣,像2024年就流走一半多了。
每年在進入到了8月份之後,距離著充滿豐收喜悅的秋天,就會越發地近了。
今年的8月7號就到了,這一天之所以具備了特殊性,是因為要立秋了。
作為二十四節氣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立秋一到很多人的腦海裡面,可能會浮現出「秋高氣爽」、「秋實累累」等辭彙。
Advertisements
實際上在剛剛立秋的情況下,這些詞所形容到的情況,還要等一陣子才能出現。
畢竟立秋這個節氣的後面,還掛著一個叫做處暑的節氣呢。
另外如果想要讓人體狀態,能順應立秋之後,依舊酷熱的三伏天,做好對健康的呵護工作十分地重要。
只不過今年的立秋卻很不一般,可以說是六十年才能碰上一次的,呈現出了六大特點。
因此想要趁著立秋時節養生,就先來看看這些特點分別是什麼,也好早點兒做準備。
Advertisements
一、今年立秋的6大特點
1、晚立秋
一天有早晚之分,立秋也是能分早晚,需要結合具體時間來推算。
在推算之前,先要了解立秋節氣是如何被確定下來的,具體會在什麼時候?
這就牽扯到的古人對於「二十四節氣」的劃分了。
是將太陽在黃道上繞行一圈的過程中,每前進15度的哪一處位置,對應到一個節氣。
Advertisements
繞行的起點是春分這個節氣,也就是黃經零度。
通常在這個時候,太陽照下來的光線會垂直於赤道。
至於繞行的終點,同樣是在春分節氣上。
這樣走完了一個360度的圓圈之後,一回歸年就完成了。
從這裡其實應該能看出,古代雖然生產力沒有工業時代的強,但老百姓的智慧可不低,將天文學、氣象學以及農學等進行了結合。
Advertisements
因為所謂的黃道,其實就是現在學習地理的時候,書本裡面會提到的地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的軌道。
由此產生的「二十四節氣」,會更有助於老百姓將農田打理好,進而取得豐收。
話說回來,立秋作為其中的第十三個節氣,開始於太陽經過了黃經135°這一刻。
如果經過的這一刻,是卡在了一天內的中午12點(分秒不差)之前,一般會被歸類到「早立秋」的行列。
Advertisements
過了這個時間點的,就屬於是「晚立秋」了。
根據推算,2024年的立秋時辰會在8月份7號這天的上午8點09分01秒,也就是說屬於「早立秋」。
但這個說法在民間的認可度,會比另一個說法的可信度低。
原因跟「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句廣為流傳的俗語一定的關係。
Advertisements
以這個農諺為準,僅僅用有沒有過中午12點0分0秒,來區分「早」、「晚」立秋,呈現出來的天氣差別的一般不會很明顯。
所以另一種說法就顯得可靠了些,那就是根據立秋在農曆中出現的月份來劃分。
這樣中間隔開的日子多了之後,天氣的變化也就會更加明顯,能感受的到後面是繼續酷熱,還是開始轉涼。
出現的時間是在農曆的六月份,會被劃歸到「早立秋」的行列當中。
如果是七月份出現的話,便妥妥的會被認為是「晚立秋」。
Advertisements
在此基礎上,結合2024年每個月對應的農曆來看,農曆七月初四這天為立秋,屬於是「晚立秋」。
2、母秋
沒錯!有著早晚之分的立秋,居然還會有公母之分,有些朋友是不是感到很驚訝?
公母之分對應了「公秋爽,母秋凶」這一說法,「爽」其實指的就是涼爽的意思,「凶」則是指天氣酷熱的意思。
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跟「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之間,產生了異曲同工的含義。
至於如何區分「公秋」跟「母秋」,有一說法是按照立秋這天農曆的日子,是單數還是雙數來判斷。
前面提到了,2024年的立秋到來時間為農曆七月初四。
「四」是一個雙數,因此今年會是「母秋」。
3、睜眼秋
既然有了「睜眼秋」,自然也就不會少了「閉眼秋」。
這個倒不像前面提到了2個特點有較多的講究,區分也在於立秋出現的具體時刻。
當立秋接替前一個節氣的時辰,是凌晨0點到次日中午12點這個時間段內的話,按照傳統意義會被歸為是「睜眼秋」。
相對應的,過了中午12點哪怕一秒鐘,一直到當天大半夜的24點整的,則屬於是「閉眼秋」。
不過雖然沒什麼多大的講究,但還是有著「睜眼秋,收又收;閉眼秋,丟又丟」這樣的農諺。
意思也是特別好理解出來的,指的是立秋出現的時辰落在了白天,莊稼能得到好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