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活了127年!農村老太「一生無病無痛」跨越3個世紀 公開長壽秘訣「僅依靠3個好習慣」健康常駐

人們一說到長壽肯定就會聯想到秦始皇,他下詔命人在全國各地四處尋找長生不老的葯丹。

秦始皇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死的原因,就在於他希望能夠親眼看到秦王朝延續百世的盛貌。

可秦的生命就像他那樣短暫,僅僅過了二世,秦朝就滅亡了。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一位老人與秦始皇不同,她從未追求過任何養生秘訣,僅僅依靠3個好習慣卻讓她見證了三個世紀的變化。

Advertisements

她被村裡的人稱作「活寶」,只要有新生兒降臨就必定會拿去給她抱,因為新生兒的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沾沾長壽老人身上的福氣,以後身體健健康康。

到底是哪三個長壽的好習慣讓她至今依然精神矍鑠,她到底又是怎樣度過這漫漫的一個世紀的生活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01 出生

田龍玉出生在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民家庭,1893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新民村傳來了一聲嬰兒的啼哭。

這一陣響亮又急促的哭聲正是田龍玉發出來的,父母見她聲音洪亮又是家中的小女兒,因此為她取名龍玉,希望她能夠像龍一樣強大也能像玉一樣美好。

那時一個深夜,因為田龍玉的啼哭,幾乎整個村的人都醒了。

睡意矇矓的村民還一度以為是村裡來了野獸,下意識地清醒了過來跑去務農房裡拿出了農具。

Advertisements

向著聲音傳出的方向走去,卻都發現這竟然是一個孩子的啼哭。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新生兒的誕生往往會給人帶來憂慮,因為孩子的父母並不確定他們是否能夠在這動蕩的局勢中存活下來。

那時已經有了土匪,他們在距新民村不遠的山頭上安營紮寨,被劫掠已經是普通農戶習以為常的事情。

整個時代在經歷著變革,洋務運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這些運動為整個中國社會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但它們的影響卻還沒有深入到偏遠的農村中。

許多農戶常常收到危險警告,缺少糧食和人身安全問題是那時每個農戶都要面臨的問題。

田龍玉能夠在這艱難的年代存活下來已經實屬不易,她沒有成為偉人,但她卻是一個健康的普通人。

家中雖然過得清貧,但是她的父母非常珍愛家中的孩子,常常從集市上為她們帶回一些新鮮的物品。

Advertisements

活潑好動的田龍玉永遠是第一個站在家門口迎接父親回家的孩子,愛笑的她也常常引得周圍鄰居的喜愛。

因為愛動,所以懂事以後她經常跟著父母上山放牛、種草,她似乎天生就適合務農,因為小她便有著使不完的勁。

在其他人家已經收工回家的時候,她還能主動向父母要求要再多做幾個小時的工作。

在山上放牛、砍柴、打豬草的生活對她來說好不愜意,在同村的叔叔吆喝著她說:「龍玉啊,還不回去嗎?快回去了,再不回去太陽下山土匪也出來了,把你抓去了就不好了。」

一聽到有壞人要出現,田龍玉便立馬從土地上站起來,跟著叔叔一前一後回到了家中。

Advertisements

一到飯點,田龍玉便主動鑽進了廚房,幫著母親燒火遞東西。

田家大大小小都非常喜歡這個好動的孩子,田龍玉的母親也就趁著她進廚房幫忙的時間,教給她了許多東西。

儘管家中並沒有多少糧食,肉也非常的稀少,但田龍玉的父母都會努力爭取讓孩子們在三個月之內吃一次肉。

等到田龍玉長到13歲時,她就擔任起了家中的「主廚」的職務。

因為父親小時候讀過一段時間的私塾,沒有條件去接觸新式教育的田龍玉,便在父親的教導下學會了識字寫字。


Advertisements

在其他人還在追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理念的時候,田龍玉的父親就已經理解了不論男女,接觸教育是一件只有利的好事,因此他總是積極地教導家中孩子認真學習。

到了適嫁了年齡以後,村裡有兒子的人家都爭先搶著想要田龍玉嫁到自己家來,畢竟她不僅長得好看,做農活也是非常的出色,從不缺斤少兩。

清末,新的風俗正從沿海傳往內地,城市的富貴人家已經開始舉行起了西式婚禮。

田龍玉的聘禮非常簡單,就是出嫁的少數民族服裝和夠幾個月吃的吃食,父母尊重了她的意見挑選了幾戶人家中最老實的那一位。

出嫁以後,田龍玉的生活算是真正忙碌了起來,她跟著丈夫一起「日出而作,月出而歸」,兩夫妻的感情就這樣慢慢地變得深厚。


Advertisements

有時候遇到農忙的時節,田龍玉會比丈夫更早起床,為的就是多做一點早飯讓兩人都吃飽,就不用耽誤中午的時間趕回家中吃飯。

沒到一年,兩人就孕育出了愛情的結晶,生下了一個兒子,但不幸的是兒子還沒有滿三歲,就因為感染病毒高燒不退最終離開了他們。

這對懷有身孕的田龍玉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原本生龍活虎的剛剛會開口說話的兒子就這樣離開了自己,田龍玉因為悲傷過度暈了過去,腹中的孩子也就這樣流產了。

調整好心情以後,田龍玉又重新積極地投入到了生活之中,但老天似乎看不慣她樂觀的模樣一半。

她生下的十三個孩子都先後夭折了,無一人活到18歲。

膝下無子女的老太太便領養了自己的親侄女張桂英,將她視作自己的親女兒。


Advertisements

養育她長大,供她讀書。

田龍玉每天都奔波在家和土地的路上,早起為孩子做飯、幫助丈夫開拓荒土、播種珍貴的種子,已經是田龍玉十幾年來一直不變的習慣。

同村人都評價她道:「田大嫂很能幹啊,我看她年輕的時候幾乎就沒有閑下來過。」

「因為我們倆的家住得近,我每次坐在門前和別人聊天的時候,都能看見田大嫂挑著糞桶往山上走。」

「我們不咋說話,但看見了都會點頭示意對方。」

也正是因為田龍玉和丈夫辛勤的勞動,使得他們家成了排得上號的吃得上飯的家庭。

因為生活的村中較為偏僻,因此村中很少受到戰爭的侵擾,她在歷史的洪流中始終扮演著「樸素的農民婦女」的角色。


熱愛勞動的她,儘管後來上了年紀但也沒有放棄「運動」,或許這就是她能夠活到127歲的原因之一吧!

新中國成立以後,實行集體勞動的時候田龍玉已經七十歲高齡,但那時她還積極地參與到了全村的勞動中。

田龍玉那時掙得工分並不比年輕的婦女少,因此她也常常成為村上開會時的表彰人物。

張桂英擔心母親的身體吃不消這些勞動,常常勸說她在家待著,不要太勉強自己。

但七十歲的田龍玉總是笑著說自己還能幹,並常常指著自己的黑髮對張桂英說:「不要看你媽年齡上來了,但身體還健康得很呢!你自己數數我的頭上有幾根白頭髮。」


「我勞動不也幫你減輕家庭負擔嗎?別擔心了啊!」

自此以後張桂英便不再勸說這位老太太,就任著她的性子去了。

「閑不下來」成了這位老太太的標籤。

02 閑不下來的老年生活

在其他同齡老人已經過上愜意的老年生活的時候,田龍玉每天還是會準時地出現在村上公社的食堂里,滿頭大汗是對她勞動的證明。

田龍玉的老伴兒卻比不上她的精力了,年前生過一場大病以後便日漸消瘦起來,照顧丈夫本應是子女的工作,但田龍玉老人卻放不下心來,每天勞動完以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回家中。

陪著老伴兒說話,為老伴兒準備專門的食物,在她悉心的照料下,田龍玉的老伴最終在兩年後的一天,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