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變得不知感恩?警惕3種「見效快」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都做錯了卻不自知

這就是在通過給女兒製造內疚而控制她。

而從小經歷內疚式教育的孩子,長大後也特別容易為別人的情緒負責,甚至就會形成我們常看到的「討好型人格」。

邊界模糊不清,事事自我歸因。


Advertisements

當「負罪感」成為生命的底色,一個人就很難感受到心安理得的快樂。

心理學家張怡筠博士說過: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覺得「我值得」,最差的教育是讓孩子覺得「我不配」。

「內疚式教育」會給孩子傳遞一種信息,那就是「我如果不能讓父母滿意,那我就不配得到他們的愛」。

這樣的孩子很難實現自我成長,他們習慣了順從和討好父母,以此獲取自己的存在價值。

但真正的愛沒有愧疚,只有輕鬆自在。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擁有精神上獨立的資本。

欣賞和接納,才會讓孩子把「我不配」的思維轉化為「我值得」的力量,找到自我的價值。


Advertisements

3、恐嚇式教育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微博上曾做過這樣一個小調查:那些被恐嚇長大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結果顯示:有78%的人說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過父母的恐嚇,其中有39%留下了心理陰影。

有一位網友的回憶很扎心。

小時候,媽媽說的最多的就是:

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

你就是撿來的,再這樣我就把你丟回去。

就因為媽媽的這些話,她被嚇了整整18年,每天都過得提心弔膽,擔心自己哪一天會被拋棄。

所以,小時候無論父母說什麼,她都一一順從,總會在他們面前表現得乖巧,從來沒有自己的主見 。

因為害怕被拋棄而討好,是威脅式育兒下成長孩子的常態。

《無條件養育》中提到過,父母的這種做法叫「愛的撤回」:是一種情感拋棄,它是比體罰更冰冷的懲罰。

Advertisements


尤其是父母說「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之類的話,就是在「扼殺」孩子的安全感,會讓孩子產生焦慮情緒。

讓孩子有一種心理負擔:我只要乖乖聽話,爸爸媽媽才不會丟下我。

Advertisements

被威脅後變得乖巧和聽話的孩子,只是因為「恐懼」和「害怕被拋棄」而選擇的被迫妥協,而非發自真心地想去做。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說:

一個人長期行為從根本上來說源於內心的認同,而不是外界的壓力,比如威脅。

孩子所有的安全感和歸屬感,都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認同。

它包含鼓勵和尊重,讓親子關係達到「雙向流動」。

只有讓孩子有一種「我是被愛著的」的自信,才能在他心裡築起一座愛的「歸巢」。


親子相處時,父母可以發脾氣,但絕不可假裝拋棄、逼迫妥協和情感控制。

因為它們傳遞了一種信息,那就是「你並不是真的愛他,而是只愛不犯錯的他」。

在孩子通往成功的路上,大人多一份忍耐,情緒收一點、語言柔一點、尊重多一點。

讓愛在放肆中滋養,教育在成長中克制。

只有這樣,孩子的成長才會裝滿幸福。





文章來源:搜狐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