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過世」也要發文的人,都是什麼心理?根本摸不透!

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朋友圈成了我們分享日常生活點滴的平台,但它在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無形放大了人們的慾望和本性。

社交媒體的每個點讚和留言,對發文者來說、無疑是一種肯定與鼓勵。

那麼,如何能吸引到他人的注意呢?

世事無常,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

當家中有親人離事,對於生者而言,這是沉重的打擊、深刻的悲傷。

有人選擇沉默,有人選擇痛哭,也有人則選擇在朋友圈表達哀悼。

那些在親人過世時、在朋友圈發文的人,心裡究竟是怎樣的思考?

人心難測,你真的能洞察其複雜性?

許多人認為,將親人去世的消息發在朋友圈,是對逝者的不敬。

既然人已長逝,我們應該讓他們平靜離去,而不是透過這種方式、讓逝者再次成為焦點。

因此,那些在朋友圈公開分享這種重大悲痛的人、常會被人不齒。

實際上,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將個人生活瑣事分享到朋友圈的行為,很大程度都是為了吸引他人注意,

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在滿足個人被尊重、被認可的需求。

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人們天生渴望他人的尊重與認可。

因此,那些將親人逝世的消息分享到朋友圈的人,也是在滿足這種內心的需要。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的本質存在自卑感,他在其理論中提出了「追求優越」和「自卑與補償」兩大概念。

對那些將逝者信息公開的人來說,這可能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普通事,他們像分享其他日常一樣、在朋友圈發文。

通常,往往是一些思維尚未成熟的年輕人,他們還沒意識到可能造成的影響...

毫無疑問,對他們而言,朋友圈成了一個釋放情緒的場所,成了一種被理解的途徑。

在現實生活中,並非所有人選擇在社交平台分享親人逝世的消息。

有些人透過社群貼文、幫助自己從失落中恢復,並非每個人都能在短時間內接受親人離世。

在親人剛去世的時刻,他們可能表現得非常平靜、無淚無感,這讓外人誤解他們冷漠無情,其實他們尚未真正接受這一現實。

心理學家費斯丁格(Festinger)提出,當個體的行動和思想不一致,就會產生認知失調,這種狀態會使人感到不安。

但行為一旦完成,為了緩解內心的不適,他們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情緒。

很多人是在偶然的日常瞬間,像是看到洗衣機遺留的衣物、或者發現逝者用過的物品,才會突然情緒崩潰。

如同常言所述,死亡不是終結,被遺忘才是。

在逝者離開的那一刻,我們未曾表露的悲傷和痛苦,往往源於對現實的抗拒和逃避。

對於發朋友圈的人而言,這樣的行為可能代表著一種新的開始顯示他們已經完全接受了這現實。

情感隔離是鮑文(Bowen)家庭治療理論(Feamily Therapy)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指在家庭系統中,經歷重大打擊或強烈情感衝突,個體會啟動大腦的自動隔離機制,保護自己不受過度的情緒影響,這種隔離機制是人的自然保護反應。

在有些人看來,分享親人去世的消息、可能顯得不尊重逝者,但對發文者來說,這種行為可能是他們面對現實、開始治癒的方式。

那些分享親人逝世消息的人,並不一定都是想要獲得他人同情或關注,我們也無需對此過於嚴苛。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