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多又密」並非好事!俗語:「前不遮額,後不壓頂」髮際線暴露了你的一生

  • 2024-12-30 12:12

風華正茂時,一頭陽光下閃著藍光的烏黑秀髮,令多少羨慕不已。時光悠悠,幾十年過去了,烏黑髮亮的頭髮早已成為了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斑駁的黑白之色,且髮際線偷偷的向上漂移了一兩公分。朋友打趣的說到:哎呦,看來你要時來運轉嘍,曾經的你那頭髮就如同戴一頂小草帽一般,頭髮多又密,未必是好現象,,才是理想型的髮際線。如今的你終於摘掉脫貧的帽子啦!當時給我整的一頭懵,這是誇我呢?還是損我呢?他所說的「前不遮額,後不壓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一,前不遮額。

前不遮額,不是大家理解的額頭前的劉海遮住了額頭。而是指的是額頭的髮際線偏低,偏低的髮際線給人的感覺就是擠佔了額頭的陣地,導致額頭變得又低又窄。

在古代,有一種學問叫「面相學」,古人認為:相由心生。意思就是: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內心世界,是會從五官長相上體現出來的。

古人將人臉分為「上中下三庭」,額頭就是所謂的「上庭」,也可說成「天庭」。常言道: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所以,古人中意的額頭就應該是飽滿,開闊的。很顯然額頭低窄的在古人那裡不討喜。古人認為天庭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智力,運勢和前途。飽滿開闊的額頭,很顯然在這三方面更具有優勢。而額頭低窄的人,古人認為他們的運勢平平,額頭低窄的人,是追求完美的理想型主義者。他們有時會比較高冷,常會目中無人,愛慕虛榮,愛出風頭。咱順著古人給出的評價來捋一捋。

一個人如果是完美主義者,按理來說應該是不錯的做人原則,做事做人追求盡善盡美。可是,凡事皆有度,世間根本就沒有絕對完美的人和事,總會有一些瑕疵的。如果一味的追求完美,那就鑽了死胡同了,導致自身深陷泥潭不可自拔。

高冷,目中無人,可理解成孤傲,不願與他人交流,管你社會風雲如何變換,人家有獨數於自己的一套法門,這就是和社會脫節的一種表現。

愛出風頭,愛慕虛榮。在領導面前,總愛表現自己,總想獲得領導的賞識。可領導也不是傻子,他會結合你日常的表現和領導在時的表現,兩者進行對比。最終而出評判,一個人能得到領導的賞識,靠的是實力,技術,能力,人際關係。單純的愛出風頭,其實是減分項。

二,後不壓頸。

人們關注髮際線,常常停留在觀察額頭髮際線的高矮,而容易忽略腦後髮際線的存在。而後不壓頸,就是腦後的髮際線。

後不壓頸的意思就是:腦後的髮際線,長到了脖子上。佔據了脖子的地盤。這就是髮際線壓頸。

古人認為,一個人腦後的髮際線的位置,應該在脖子以上的位置,不應該到達脖子的區域。古人認為,髮際線蔓延到脖頸位置,為人性格倔強,脾氣大而且還耿直。一生多遇到挫折和磨難,早年運勢不佳。

人的性格其實就決定了人生的上限,倔強,脾氣大還耿直的人,他身邊必然缺乏貴人相助。因為他的壞脾氣趕跑了想與你深入交往的貴人。常言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沒有別人的幫扶,純靠孤軍奮戰,難於成功,就應該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眾人拾柴火焰高,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俗語「前不遮額,後不壓頸」,是古人對於擁有髮際線前也低,後也低的人,做出的評判。雖然有以偏概全的嫌疑,雖然有封建迷信的意味。但其中應該也有古人看人識人方面的生活經驗的總結。只能說古人的說法有點兒過於武斷而已。人類的毛髮的髮際線是受遺傳基因的影響。髮際線的高低並不能決定人的人物性格,更不能決定人生的命運。人的一生到底能發展到什麼樣的高度,和個人的智商,學歷,情商,生存環境等等諸多方面有關。所以古人所說的「前不遮額,後不壓頸」的說法,並不存在科學依據,只是古人根據對部分人的觀察得出的一種結論,不具備指導意義。

文章來源: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