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難臨頭各自飛!丈夫獨自逃生「妻沉船前絕望喊一句」 看哭無數人
當你生命垂危,最後一刻你會想到誰?
這個問題,當你問年輕人時,很多時候會語塞,因為生命中來來往往的人太多,在那一刻有可能是父母,愛人和朋友等等;但是當你用同樣的問題去問母親時,第一個答案,永遠都是孩子。
示意圖shutterstock
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輪船出事後,丈夫扔下了妻子獨自逃跑,而此時妻子在搖搖欲墜的船上,向丈夫喊了一句話:
老師忽然停下問大家:你們猜猜看她喊了什麼?
還能是什麼?渣男,垃圾,不是人等等,夫妻大難臨頭各自飛,自然都是謾罵出氣。
老師說都不是,她向著男人喊了句:照顧好我們的孩子!
在生命即將消失之前,她不擔心自己會遭遇何種災難,而是在乎自己留於世上的寶貝,是否還有依靠,這就是母愛。
示意圖shutterstock
1.母愛於幼童,是小心翼翼的呵護和陪伴
母親,對於每個人來說,雖不是窮極一生的追求,但卻永遠是溫暖堅實的依靠。
母親不僅在我們的生命中佔據重要位置,就連媽媽這個詞,在我們的語言系統中都是十分特殊的。比如當我們痛苦難過,害怕恐懼的時候,通常第一反應都會喊:「我的媽呀!」
這並不是一句習以為常的口頭禪,而是在危險中,下意識尋求到的一種依靠。
於幼童來說說,母愛所帶來的依賴感,就是幼年時那種小心翼翼的呵護和陪伴,每時每刻守在身邊,為她備好三餐,洗乾淨衣服,裝好小書包,然後晚上摟在懷裡講個溫暖的小故事。
這樣的場景構築了多少孩子童年的溫暖,也幫助孩子打敗了多少童年時的噩夢。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孩子大半夜發起了高燒,媽媽睡得迷迷糊糊,連鞋子都穿錯就抱著孩子往醫院趕。當醫生把點滴扎進孩子的胳膊里,孩子小腦袋一歪,在媽媽懷裡委委屈屈的哭起來的時候,那個媽媽也跟著點眼淚,大半夜坐在醫院裡,一邊拍著孩子,一邊哭得稀里嘩啦。有人不解,就過去問問這位媽媽為什麼哭的這麼傷心?
這位媽媽說,沒什麼,就是心疼孩子,自責沒照顧好他。
很多女人,能去工地跟男人扛水泥;能在辦公室里加班一晚不睡;自己生病難受咬牙硬挺,甚至面對婚姻破碎等等生活百態,艱難重重的境地時,都不掉一滴眼淚,可是在孩子身上扎一針,就能哭得稀里嘩啦。
雖然為母則剛,但面對孩子心卻永遠都那麼柔軟。
2.母愛於青年,是遠行的牽挂和鼓勵
長大,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是件十分值得期待的事情。不用在偷穿媽媽的高跟鞋,不用悄悄扎爸爸的領帶,這些都是大孩子可以隨心所以決定的事情,甚至可以走到遠方,去看看書本中那些美好的地方。
但是,對於媽媽而言,她們都希望時間能慢一點,再慢一點。儘管嘴裡總是念叨著,你趕緊長大,這樣我就輕鬆了,但是她深知,當你長大之後,就再也不會攥著她的衣角,而她也在握不緊你的小手。
我仍記得,幾年前去廣東念書,爸爸媽媽送我到車站的場景。昨日里還嘮嘮叨叨,跟我囑咐長短的媽媽,在坐車去車站的路上,難得的安靜,她甚至都不敢多看我一眼。我們上車前去超市裡買些吃的,她拿來一大堆,有水有面有腸,還有我喜歡吃的辣味零食。我跟她說就一天多的行程,用不了那麼多,她說多拿點,我總怕你路上餓著。
每次透過車窗去看媽媽的時候,她總是同樣的表情,一臉急切的尋找,眼睛濕濕的皺著眉,在看到我后才露出笑容,跟我揮揮手,直到車越開越遠,將她落在遙遠的身後。媽媽說,每次你走之後,我都要在車站坐一會兒,心瞬間空蕩蕩的,根本就緩不過來。
所以,母愛就是這樣,她不希望你長大,想要永遠陪在你身邊的同時,卻也不會牽絆住你前行的腳步。
雖然為母則剛,但是她願意捨棄自己所愛,化作牽挂和鼓勵,成全你所願。
3.母愛於中年,是溫柔的期盼和等候
有句話叫:父母在,不遠遊。
從前覺得這句話沒道理,人應該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不被這世間萬物綁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為人父母者,才能琢磨出其中的滋味。我成家立業,而你卻鬢角泛白,我擔心你卻只能透過電話聽到一句都挺好,別惦記時,才明白為人子女者,最好的報答是自己活得好,最好的孝順卻是常伴父母左右。
記得之前看《唐山大地震》有這樣的劇情:在地震中一位小女孩被軍人夫婦收養,成年後她為了感情不惜與家人決裂,然後輾轉流離十幾年,都沒有回家看過一眼。後來人漸漸成熟了,她決定帶著孩子回家,看一看將自己照顧大的養父母。
那時候她的養母已經過世,養父一個人在家十分孤獨,她還記得回來時,養父又氣又怒,最後哭的樣子。後來過年的時候,養父的老友給他打電話,邀請他去家裡過年,養父一臉驕傲的告訴老友,不用了,今年閨女回來陪他過年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時間還足夠,在等等,等到生活肯讓自己喘口氣的時候在去多多陪伴父母,可是時間卻不等人,有時候一次錯過,再回首就是一生。
雖然為母則剛,但是於呵護之後,是她溫柔的期盼和等候。
參考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