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在床時才明白,對老人最狠心的,就是「這3種人 」
宋·蘇軾《老人行》裡說:「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長如故。水有蘋兮山有芝,人意雖存事已非。」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始終如一地保全自己的節操。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人活著,其實看的不是年輕的時候享受了多少好東西,而是是否有一個好的晚年。
人生難料,事事多變,世事如棋。生活總是充滿了變數,就像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雨。
命運多變未來難測,有時晴,有時雨,有歡笑,有淚水,真正是酸甜苦辣,百味人生。
生活充滿變數,未來無法預知。但有些道理,我們要儘早明白知曉。
卧病在床時才明白,對老人最狠心的,就是這三種人。
01、第一個人:心向著娘家,還當家的兒媳,恨不得公公婆婆早走。
Advertisements
朗基是家中的老大,小的時候,因為家裡窮,所以早早就輟學,外出打工,幫著父母養家糊口。
他隻身一人在外打工,干過建築工人,裝修工人,保安,廚師幫手,服務員,車間工人等等辛苦的工作。
他乾的都是一些靠出賣時間和體力的活,所以,早早地體驗了窮人的無奈和凄涼。
雖然工資不是很高,但是,對於貧寒的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在他的幫襯下,父母在老家蓋了新房,還將弟弟供應上了高中,順利考上了大學。
直到他又用賺來的錢,供應弟弟順利讀完大學,他才算鬆了一口氣,才開始考慮自己的人生。
其實,按照農村的習慣,他早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但是礙於家裡的拖累,很少有媒婆願意為他說媒。
所以,直到弟弟畢業,已經二十九歲的他,母親才開始托媒人幫著說媒。
Advertisements
經過一番努力之後,鄰村的一個姑娘相中了他,轉年就結了婚。
可是,妻子的心一直向著娘家,總是隔三岔五就往娘家跑,只要回一趟娘家就得花錢買東西。
妻子性格強勢,是家裡主事的,不僅把丈夫管的很嚴,還經常要做公公婆婆的主,因此,這些年來,她與公婆的關係一直不好。
朗基的父母,其實對兒媳婦最不滿意的是,總是胳膊肘往外拐,不懂得把心放在婆家這邊,而是放在了娘家那邊。
比如,娘家大哥蓋房子,就讓朗基免費去當勞工,不僅不管飯,而且還要干很沉很重的活。
每次,朗基都是急忙去大舅子家幫忙砌磚壘牆,再回來急忙干自己地裡的農活。
父母的意思是,如果兒媳婦懂得裡外,讓朗基去幫幾天工就可以了,最終還是自己家的日子更重要。
畢竟,如果朗基到縣城的工地上干建築,一天賺好幾百元錢,而去大舅哥家一分錢也沒有。
Advertisements
為此,朗基的母親找到兒媳婦,提出來不要再讓朗基去幫工了,可是兒媳婦卻不同意。
母親氣憤地與兒媳婦大吵了一架,吵得很兇,惹得鄰居都來看笑話。
每次吵架的時候,妻子都會抱怨:「你們什麼事都只想著小兒子,明明他的條件更好,在城市裡,住的好,吃得好,穿的好,你們卻一直賴著讓我們給你們養老。」
婆媳之間,總是因為各種家庭瑣事吵架,相互看不順眼,吵鬧大半輩子。
公婆年齡大了以後,只要朗基想盡點孝心,妻子就開始作妖,各種鬧騰,最後弄得朗基也沒辦法。
後來,在婆婆生了大病時日不多的時候,婆婆提出把老房子留給小兒子,理由是兄弟兩個在老家一人一套房子是公平的,日後萬一小兒子回來也好有個住處。
結果,兒媳婦卻不樂意了,朗基在妻子的耳邊風之下,漸漸地也開始覺得不公平,對母親的照顧明顯不如以前。
Advertisements
這樣一來,沒過多久,老人很快就離開了人世。
唐代王建在《新嫁娘詞》中寫道:「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這首詩描述了新媳婦在婚後三日內進入廚房準備飯菜,因為不了解婆婆的口味,所以先讓小姑嘗試,體現了新媳婦的細心和聰明。
Advertisements
在古代,儒家禮儀文化的熏陶之下,家族中尊卑有序,長幼不逾矩的規定,是人人自覺遵守的,所以,兒媳婦對公婆很是尊敬。
古代以女子三從四德為美,現如今的時代,早已經變了觀念,女人與男人一樣,人人平等,婆媳之間只有客氣相處,沒有誰必須壓誰一頭。
有句古訓說得好:「親不過父母,近不過夫妻。」
兒媳婦與公婆之間,畢竟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全靠良心的相處。
生活中,大部分婆媳一般都是客客氣氣地和平相處,但是,如若為人父母的有點偏心,或者中間發生過什麼分歧和矛盾,婆媳之間的關係也就會很淡漠。
在盡孝道上,雖然是兒子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畢竟兒媳婦是兒子的枕邊人,對於家庭的開支,丈夫的言行,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如若是碰到了那些與公婆向來不和,一點感情都沒有的兒媳婦,公婆到了老年,不僅她自己不會上心照顧,還會因為丈夫去照顧公婆而產生各種抱怨。
Advertisements
比如抱怨拖累丈夫多賺錢,家裡經濟條件不好,醫藥費開支大等等。
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兒子的心態和言行,如果再碰上那種「娶了媳婦忘了娘」,與兒媳婦一個鼻孔出氣的不孝子,那老人苟延殘喘的日子就難過了。
02、第二個人:從小被薄待的女兒,一旦出嫁就是潑出去的水,恨不得跟父母脫離關係。
Advertisements
妞花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父母和她還有一個弟弟,住在兩間破舊的老房子裡。
家裡除了能做飯的一口大鍋,還有一個火炕,干農活的一點農具之外,就沒有什麼更值錢的東西了。
妞花原本學習特別好,然而為了讓弟弟上學,初一的時候,就被父親要求輟學回家干農活。
當時學校的校長和老師,鑒於妞花學習優異,多次家訪,提出幫助妞花申請補助,從而讓她繼續回到學校學習。
可是,父親只想著讓她儘早賺錢,幫襯著家裡攢錢供應弟弟讀書考大學,所以死活不同意妞花繼續上學讀書。
就這樣,妞花被父親送到縣城的一家製鞋廠打工,每個月賺的錢除了留下一點生活費以外,全部上交父親。
自從她輟學外出打工賺錢以後,家裡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父母的臉上也有了笑容,經常給弟弟買營養品,買好一點的衣服穿。
可是,每當這個時候,妞花的心裡就會產生恨意,因為,那是犧牲她的人生換來的。
所以,妞花有的時候就算廠子裡放假的時候,她也不回家,而是一個人待在工廠的宿舍裡,悄悄讀書學習。
因為,她從來沒有忘記過讀書考大學的夢想,雖然她輟學了,但是她一直與老師有聯繫,每年都從老師那裡借來書利用閑暇時間用功讀書。
終於,弟弟如願考上了大學,父母異常高興,還專門擺酒席宴請賓客熱鬧地慶祝了一番。
然而,他們有多高興,妞花就有多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