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才明白!「對媳婦不好」的婆婆 有「3種命苦的徵兆」再怎麼彌補也無用

  • 2024-09-19 16:09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這句話,我們很熟悉,可是很多婆婆不懂。

《京華煙雲》裡說:「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時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係,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婆媳關係,是比較難處的一種關係,畢竟,婆婆不是媽,媳婦不是女。

最可怕的是,遇到強勢的婆婆,或者把兒子養成媽寶男,媳婦始終是一個外人,處處受欺壓。

隨著時間的推移,婆婆老了,走不動了,開始需要人孝順了,就會發現,所有的「強勢」,都是一地雞毛,只會給自己帶來命苦的徵兆。

01

對媳婦不好,是為難了兒子。

婆婆的身份,其實是多個角色:媳婦的婆婆、兒子的母親、家裡的長輩、孫輩的奶奶、家庭主婦等。

當婆婆發飆的時候,兒子站在母親和媳婦之間,不知所措。若是責怪了母親,是不孝順的表現;責怪了媳婦,是拆散婚姻的表現。

有一個腦筋急轉彎:母親和妻子,同時落水,該先救誰?

眾多的男人,都找不到一個好的答案,只是祈禱「誰都別落水」。

婆媳互相爭鬥,婆婆佔了上風之後,兒子就陷入了困境。

在我的老家,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一個婆婆,認為自己家很富有,媳婦家很窮,就仗勢欺人。

媳婦選擇了離婚。可悲的是,這位婆婆的兒子,後半生再也沒有找到老婆了。因為任何一個女人,都不願意「步入後塵」。

有一個觀點,我很認同:兒子結婚了,有了小家庭,但不是父母的「家」。父母來兒子家,是做客的。

既然是做客,就得客客氣氣,別反客為主。至於兒子和媳婦如何相處,那是他們的決定,哪怕兒子屬於「妻管嚴」之類的男人,也是幸福的。

02

對媳婦不好,是因為格局太小。

很多人認為,一個家庭裡,男人就是頂樑柱,女人就只能圍著柱子轉動。

古人發明兩個詞語:夫唱婦隨,婦唱夫隨。

也就是說,丈夫圍著妻子轉,也是可以的。不僅是丈夫要當頂樑柱。

誰說女子不如男?很多男人,年少時輕狂,一旦找了妻子,才真正覺悟,或者在妻子的幫助下,痛改前非。

在清朝末年,陝西涇陽安吳堡有一個大戶人家,少爺吳聘體弱多病。

吳聘結婚之後,沒幾天就過世了。家裡的公公,外出經商,意外過世。

很快,一個富豪家庭,就只有婆婆和媳婦兩個主要勞動力了。

按照古代「吃絕戶」的做法,家裡沒有了男人,就得把家財分給叔叔和侄子。因而,吳家陷入了被瓜分的地步。

關鍵時候,媳婦周瑩站出來,說:「給我一點時間,若是無法撐起吳家的生意,再來分家財。」

經過若干年的打拚,周瑩讓吳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成為了當地的首富。

我們可以想象,若是吳家的婆婆,把媳婦當成外人,那就是窩裡反,叔叔和侄子的虎視眈眈,就一定會得逞。

除了看清媳婦的本事,更要看到年齡的優勢。

如果婆婆很老了,需要照顧了,就不得不麻煩兒子。可是兒子正在中年,需要上班賺錢。照顧的事情,只能拜託媳婦。

昨天是婆婆作威作福,今天是媳婦冤冤相報。這樣的家庭,誰能待得住?彼此水火不容,這是因為內心狹隘,看問題只看表面。

要是媳婦不管婆婆養老,就更麻煩了。這是婆婆晚景凄涼的徵兆。

03

對媳婦不好,是毀掉了家風。

詩曰:「孝敬崔家婦,乳姑晨盥梳。此恩無以報,但願子孫如。」

唐朝時,有一個叫崔山南的官員,曾祖母長孫夫人年紀大了,沒有牙齒,吃東西很困難。

他的祖母唐夫人,做了乳製品來餵養長孫夫人,從而保持了身體健康。

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把祖母、母親等長輩,都供養得很好。

長輩對晚輩好一點,晚輩多孝敬一些,這就是幾代人一起扶起來的家風。長輩每天都兇巴巴的,晚輩哪能給一個笑臉呢?

任何感情,都是雙向互動的,婆婆不能居高臨下。

也許,有的婆婆,幫兒子結婚,花了不少錢,還幫忙帶孫子,出力了。但是費力不討好,媳婦還有意見。這是表面的,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怎麼能不感動呢?

一家人,互相送禮,互相報恩,不管誰吃虧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俗話說:「好女人,旺三代。」媳婦如此,婆婆照辦,這就對了。

04

婆婆是從媳婦熬過來的,媳婦是從姑娘演變來的。當婆婆要為難婆婆的時候,想一想自己的過去,就知道怎麼做了。

俗話說:「人在福中要享福,莫在福後空回想。」

五六十歲的時候,我們就要考慮到七八十歲,應該怎麼過。若是沒有遠見,那就是先甜後苦的命運了。

把媳婦當女兒養,這是婆婆最大的清醒,別知道太晚了。

哪怕婆媳矛盾很深,也別彼此傷害,當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文章來源: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