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七夕三不做,家人無災禍」! 今日七夕「別做3件事」:最後一件很多人都誤踩禁忌
老話「七夕三不做,家人無災禍」,今日七夕,哪3件事不能做?
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是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被民間稱為中國情人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起源於古人對自然天象崇拜和七姐誕等。
相傳,這天牛郎織女會在天上的鵲橋相會,又因為在晚上過節,所以這天被人們稱為七夕節。人們會在這天舉行拜七姐、儲七夕水、吃巧果、乞求巧藝與姻緣等習俗活動。
七夕節在我國已經有了數千的歷史,在《春秋命歷序》中記載:「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日月五緯俱起牽牛。」
而織女星是古時候秋天的授時星,農曆七月份的時候,人們在夜幕降臨時仰望天空,能夠看到紅色的「大火星」離開了一年當中的最高位,向西邊流去,璀璨的銀河縱貫夜空南北,明亮的織女星登上了中天。
從上面的內容來看,七夕節是起源於古人對自然天象的崇拜,後來經過發展,在西漢的時候得以普及,鼎盛於宋代,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
作為傳統節日,自然少不了習俗和禁忌。在民間有「七夕三不做,家人無災禍」的說法,七夕當天有哪3件事不能做呢?下面來了解一下:
一、先來說一下有哪些習俗
1、吃巧果
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稱巧食或巧舌。
吃巧果可不是吃水果,它是用雞蛋、麵粉以及芝麻等食材用模具做的果子。
因為,古代一年就種一茬作物,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前後是生產旺季,人們會以芝麻為製作主料,用專門的巧果模子來做巧果。
現在我們不需要在自己去做了,可以市場上買回來吃或者送禮,寓意是一樣的。
2、穿針乞巧
在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記載:「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
繡花和女紅是古代女子的必修課,而到了七夕這一天,女孩們更會穿針引線,綉一些好東西,來討一個好的寓意和彩頭。
3、接露水
這個很多人可能第一次聽說,其實,這是舊時浙江農村一些地區的地方習俗了,七夕這天,人們會用臉盆接露水。傳說是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二、再來看一下七夕這天有哪三件事不能做
1、不要晚歸
農曆七月是我國民間傳統民俗中的「鬼月」,雖然這天是中國的情人節,最好也不要玩的太晚回來。
按古人的說法,這個月份是不能晚歸的,在星星出來之前就要回家。
其實,按現在的說法,到了農曆七月份,白天很熱,晚上很涼,晝夜溫差大。我們白天穿著都很清涼,到了晚上太晚回來,容易涼氣入體,對身體不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體質弱,晚上應該早點回來,以免受涼氣侵害。
2、不要口無遮攔,動惡念
古人比較好諧音的梗,「七」與「吉」是諧音,在古人看來,七七有雙吉之意,是非常吉祥的日子,所以古人說,初七勿想惡事。
老話說「七夕口中臟,一年爛口瘡」,意思是說,七夕節這天不能說口無遮攔的說髒話,更不能詆毀別人,說別人壞話。那這麼美好圓滿的日子,要是說了髒話,肯定會讓人很反感的。
3、不宜同房
這個不做太多解釋啊,只是在一些古籍中看到過這樣的說法。比如,在古籍《楊公忌》中就提到:「是月初七為道德臘,15日為中元二日,戒夫妻同房。」在古代臘日是祭拜先祖神明的日子,是要求清靜的。
總之,傳統民俗節日,必然少不了傳統習俗和禁忌。很多人可能會說,這些都沒有「科學依據」。試問,哪個國家的民間習俗是根據「科學」而來的呢?
習俗只不過是一種節日文化,是為了烘托節氣氛圍的,有了這些節日才像過節而不是就放了個假,您說對吧!
來源: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