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饅頭「到底是用大火,還是用小火」?大廚:牢記3點,比賣得好吃!!

饅頭作為主食之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那鬆軟香甜的口感,既能填飽肚子,又能搭配各種菜肴,讓人吃得滿足。然而,看似簡單的蒸饅頭,背後卻藏著不少學問,尤其是在火候的把控上,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 —— 到底是該用大火,還是小火呢?今天,就請大廚來為我們揭曉答案,只要牢記 3 點,保證蒸出的饅頭比外面賣的還好吃。


Advertisements

一、了解饅頭的發酵過程 —— 基礎關鍵

蒸饅頭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便是讓麵糰充分發酵。這就像是為饅頭搭建一座 「鬆軟大廈」 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得牢,後續才能蒸出完美的成品。

麵粉、水、酵母(或老麵)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適宜的溫度下,一場神奇的 「變身之旅」 悄然開啟。酵母作為這場發酵盛宴的主角,在接觸到水分和麵粉中的糖分后,開始迅速繁殖。它們如同一個個微小卻活力滿滿的 「工匠」,分解糖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這些氣體被麵粉中的麵筋網路所捕獲,如同吹氣球一般,使得麵糰逐漸膨脹起來,內部布滿細密均勻的氣孔。

通常情況下,適宜的發酵溫度在 28℃ - 32℃之間。這個溫度區間既能保證酵母的活性,使其高效工作,又不會因為溫度過高而讓酵母 「中暑」 失活。為了達到這個理想溫度,我們可以採用一些小竅門。比如在冬季,可以把裝有麵糰的容器放在溫水盆里,水溫保持在 30℃左右,通過隔水加熱的方式為麵糰保暖;而在夏季,室溫較高時,則要注意避免麵糰過度發酵,盡量放在陰涼通風處。

Advertisements


判斷麵糰是否發酵到位也十分重要。當麵糰體積膨脹至原來的兩倍大,表面變得光滑,用手指輕輕按壓麵糰,凹坑能緩慢回彈,就說明發酵基本完成。若凹坑迅速回彈,說明發酵不足,饅頭會不夠鬆軟;反之,若凹坑不回彈甚至塌陷,那就是發酵過度,蒸出的饅頭可能會發酸且口感粗糙。掌握好發酵這一基礎環節,是蒸出美味饅頭的首要前提。

二、揉麵技巧 —— 塑造完美口感

Advertisements

發酵完成後的麵糰,還需要經過一道關鍵工序 —— 揉麵,這一步直接關乎饅頭的最終口感。

將發酵好的麵糰從容器中取出,放在案板上,此時麵糰內部充滿了氣體,略顯蓬鬆。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揉麵,把這些氣體均勻地揉進麵糰的每一個角落,同時強化麵筋網路,讓饅頭更有嚼勁。

揉面的手法頗有講究,常見的有雙手揉麵法。雙手掌心相對,握住麵糰一端,像搓洗衣服一樣,向前用力推出去,再把麵糰拉回來,如此反覆。剛開始揉麵時,麵糰可能會有些粘手,別擔心,這是正常現象,隨著揉麵的進行,麵糰會逐漸變得光滑細膩。在揉麵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適時地撒一些乾麵粉,防止麵糰粘連,但注意不要撒太多,以免影響麵糰的濕度和口感。

一般來說,揉麵需要持續 10 - 15 分鐘,直到麵糰表面光滑如鏡,切開麵糰,內部看不到明顯的大氣孔,而是呈現出均勻細密的小氣孔。這時候的麵糰就像被精心打磨過的藝術品,每一個部分都飽含著勁道與韌性,為蒸出鬆軟又不失嚼勁的饅頭奠定了堅實基礎。

Advertisements


三、火候把控 —— 蒸饅頭的精髓所在

終於到了蒸饅頭的關鍵時刻 —— 火候的選擇與控制,這可是決定饅頭成敗的 「臨門一腳」。

(一)蒸制初期:大火快攻

Advertisements

當揉好的饅頭坯子整齊地碼放在蒸籠里,蓋上鍋蓋后,首先要用大火將水迅速燒開。這一步就像是吹響了戰鬥的號角,要以迅猛之勢讓饅頭進入最佳蒸制狀態。

大火的高溫能夠在短時間內使蒸籠內充滿大量水蒸氣,營造出一個高溫高壓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饅頭坯子表面的麵筋迅速凝固,形成一層薄薄的 「保護膜」,這層膜不僅可以鎖住饅頭內部的水分,防止其在蒸制過程中流失,還能讓饅頭在膨脹時保持良好的形狀,不至於塌癟。

從冷水上鍋開始計算,一般大火燒開需要 10 - 15 分鐘左右,具體時間要根據蒸籠的大小、水量的多少以及火力的強弱適當調整。但無論如何,都要確保在最短時間內讓鍋內達到足夠的蒸汽量,為饅頭的 「成長」 創造有利條件。

(二)蒸制中期:中火穩進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