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350萬,不用你養老」!70歲老人存錢養老「不依靠任何人」 準備充足卻百密一疏
兒子後來再打電話來讓李奶奶過去幫忙的時候,李奶奶還是繼續拒絕,為此兒子心裡也很不舒服,於是母子二人在電話裡就有了衝突,兒子說,現在哪個父母不給自己的兒子幫忙帶孩子,你現在不幫忙,以後養老別指望我。
李奶奶聽到兒子這樣的話,也很憤怒,她直接就說,「我有80萬(約350萬新台幣),不用你養老」。
就這樣,李奶奶和兒子的關係一下冷了很多。快過年了,李奶奶一個人也過了大半年了,她有點想兒子,也想孩子了,畢竟快70歲的人了,也想兒孫繞膝。
前不久,兒子和她直接說,今年過年就不回去了,說老家條件不好,太冷,怕孩子生病。
她覺得老家和兒子家不過100里路,天氣沒有什麼區別。不過她也沒有強求,想著孩子確實也小,不能強求。
Advertisements
她剛學會了視頻聊天,於是就撥通了視頻,令她沒想到的是,第一次撥通,就一直沒有人接,她又找來了鄰居幫忙,看看自己是不是撥錯了,結果發現自己也沒錯,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晚上她打電話給兒子,兒子說:「可能沒有聽到吧。」然後他就讓大寶二寶都過來看看,大寶的樣子她還記得,二寶是完全陌生的面孔了,兒子讓他們叫奶奶,兩個孩子都表情木然,嘴裡很不情願地說了句「奶奶」,她還想和他們說說話,結果大寶喊了一句外婆,就跑開了,二寶也很快跑了。
Advertisements
她心裡才清楚,媳婦是讓孩子外婆來幫忙了。兒子最後和她寒暄了兩句也就掛了,最終媳婦面都沒有露,今年過年為什麼不回家,她心裡也有數了。
過年時分,她就聽說了去了養老院的王奶奶去世的消息了,她記得她去的時候,還歡天喜地的,說等到她70歲,也可以去,那養老院裡什麼都有,各種書籍、棋類、運動器械等等,工作人員態度也好,總之只要你有錢,就會有皇帝般的享受。
可是王奶奶據說臨死前是被綁著的,王奶奶的兒子們去調養老院的監控才發現異常的,至於為什麼被綁著,養老院並沒有給出令人滿意的答覆,最後王奶奶的兒子們去報了警,打了官司。
不知道王奶奶臨死前是遭受了什麼樣的折磨,李奶奶晚上一直在想著她的遭遇,夜不能寐,王奶奶一直很硬朗,思想也前衛新潮,不可能老年痴獃,更不可能精神異常,那為什麼在臨走時候遭受非人的待遇呢?
Advertisements
沒有親人在身邊啊,被怠慢被欺負,有誰憐啊!李奶奶突然老淚縱橫,她曾經以為自己養老準備得非常充分,可王奶奶這樣的意外,她還是沒有想到吧。
Advertisements
04.梅娘說
老來有誰憐?當然是你的親人,除卻老伴兒,就是你的兒女。
有人說,父母愛子女是天性,子女愛父母則是人性。
父母愛子女,因為是天性,所以大部分的父母似乎都能做到在孩子弱小的時候,比較無私地去給予;而子女孝敬父母,卻是出於道義與感恩,不是每個子女都能做到,他們更多地是去考慮自己。
這一點兒都不假,但是我們更應該相信,兒女對父母的孝敬是一是出於人品,二是出於教育,三是出於你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所能夠給予的付出。
人品有天生的原因,不去管他,但是教育和付出呢?卻可以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在子女幼年的時候,給予他足夠的感恩教育,讓他明白你的不易,在孩子人生的轉折點(有娃時候),給予他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他自然懂得你的恩情。
Advertisements
不要一有矛盾,就寒心,就撤掉了自己的幫扶,父母的心永遠都該比子女的更為博大才對,想想,如果李奶奶能夠在第一次出現矛盾的時候,緩一緩心情,好好地溝通,去努力建立可靠的關係;在第二次兒媳婦認錯的時候,大人不記小人過,去助小夫妻一臂之力;在第三次孩子生病住院的時候,她也別只考慮自己,為了孩子豁出去一回,那麼這一切,李奶奶的兒媳婦會看不到嗎?兒子會感受不到嗎?
Advertisements
「人心都是相互的,將心比心,方得人心。」
我很不喜歡那種特別自私的老人,以為有了錢,就有了底氣,有了依靠,可是錢是冰冷的,它無法焐熱你的孤獨,錢是不會走路的,它無法為你四處奔波,可是人是熱的,是會走路的,人是有感情的,人會對自己真心好的人有惻隱,有心疼,只要你,也曾經給過他惻隱與心疼。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在這個逐漸涼薄的世界裡,我希望老年人們一定要明白一個事實:你的付出,其實也是在積攢你老年的福報。
一個老人的晚年,有兒子、媳婦看望,有孫子、孫女繞膝,有房可住,有人可依,這樣的天倫之樂,豈是住在無人問津的養老院裡能夠體會的幸福?再有錢,你也會「百密一疏」,密的是錢,疏的可是錢哪!
人老了!「存款」留給兒女還是用來養老? 聰明的老人都懂得「多留一分退路」值得借鑒
紀伯倫說: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Advertisements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做到像詩中所寫的這麼灑脫,養兒育女,我們希望當我們老了孩子能夠孝順我們,希望我們老去的時候,孩子能夠多一點陪伴。
「養兒防老」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老一代人辛辛苦苦為兒女操心了半輩子,只想晚年能老有所依。誰想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在年輕人都口口聲聲要自由,沒有哪對小夫妻願意跟父母一起住,這讓老人們很懵。當年他們這一代人就跟父母同住孝順的,怎麼現在年輕人不願意了?面對既定事實,如何解決養老問題就顯得刻不容緩。
在以前,老一輩會把自己的存款和退休金都交給年輕人,年輕人由此擔負起照顧老人後半生的責任,衣食起居自然要住在一起。可現在不同了,與老一輩住在一起的年輕夫婦並不多,尤其在城市裡,大多各過各的。老一輩人心裡難免犯嘀咕,久病床前無孝子,究竟要把存款留給孩子,還是用來養老?聰明的父母這樣做,值得學習。
存款給子女的父母:沒有安全感,要看子女臉色,但不孤獨
目前來說,這是大多數老人的選擇,雖然知道未來可能要看兒女臉色吃飯,但好過獨居的孤獨。人一旦年紀大了,怕的就是那點冷清,尤其另一半已經過世的,都寧願晚年看臉色,也好過無人搭理。
我表姨就是這麼做的,她家是獨生女,按理說,農村父母不該跟著女兒生活,但表姨早早就把儲蓄都給了女兒,到了晚年自然是跟著女兒,但是生活上難免會有不如意的時候,看女婿臉色度日也確實難受。
存款留著養老的父母:安全感充足,但很孤獨,還容易被騙
有些老人認為,反正年輕人有養老義務,不給他們存款也要照顧自己,索性一毛不拔,有錢才有安全感。卻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大,沒有老一輩的經濟援助,就意味著他們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工作上,這樣才能維持基本生活。這樣,他們自然就分不出更多時間給老一輩了。
此外,老人手中的巨額存款也會吸引來眾多騙子,這些人利用老人孤獨的心理,專門熱情忽悠老一輩買保健品,老人覺得對方很熱情,就容易上當。
聰明的父母這樣做:一半存款給年輕人,一半自己養老
基於現在年輕人的獨立理念,老一輩人不得不多留一分退路,聰明的父母就會這樣做,既援助了子女,也給自己晚年加了一層保障。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兒女永遠孝順,萬一被嫌棄了,老人還有存款在,好歹能進好點的養老院,也算是兩全其美了。
最後,你晚年打算如何養老呢?快把方法說出來給大家提個建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