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最後的大小姐!她吃肥肉和甜點活到112歲 晚年透露長壽秘訣「只要做到1件事」不忌口不鍛鍊
「復旦大學首屆女生」、「上海灘最後的大小姐」、「中國最後一位名媛」、「民國時期外交史上的第一人」,掛在嚴幼韻身上的稱謂數不勝數。
但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她在100歲的年紀還盛裝打扮,抹口紅,化濃妝,噴香水,穿高跟鞋,出席了復旦大學的校慶活動。
Advertisements
纏繞在嚴幼韻身上的秘密,似乎都被她的「長壽秘訣」所掩蓋,走進她的生活,離不了肥肉和甜點這種被譽為「健康殺手」東西,她在吃的問題上從不忌口。
那麼她的長壽秘訣究竟是什麼呢?
因為「美麗」紅遍上海灘
名媛,當這個源自於國外十九世紀末的辭彙在二十世紀20、30年代傳到中國時,中國正處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新舊時代更替的年代。
上海,這座具有魔力的城市成為了當時中國名媛們聚集的中心,達官顯貴,新興貴族,一群有知識,有背景的女性出現在各種場合,引人注目。
Advertisements
嚴幼韻,1905年出生於天津,嚴家底蘊豐厚,祖父是著名實業家嚴信厚,父親嚴子均也是江浙地區十分富有的大商人。
嚴家一共有兄弟姐妹12餘人,嚴幼韻排行最小,當時的中國社會動蕩,父親嚴子均為了全家考慮,舉家遷到了天津生活。
出生於富貴人家,自然就要接受嚴格的教育,知識、禮儀、規矩樣樣都不能少,嚴幼韻小的時候,就要接受家庭老師的中英文輔導。
等到1920年前後,嚴家又再一次地遷回故地,來到上海定居,嚴幼韻先是在滬江大學學習,隨後便轉入了復旦大學,成為復旦大學第一屆的女生。
Advertisements
因為自小家境卓越,吃喝不愁,而且父親嚴子均又很有先見之明地用兩次舉家遷徙避開社會動蕩的浪潮,所以嚴幼韻整個童年都是無憂無慮的。
這也就使得她的身上,自帶著一種「大小姐」的光環,什麼人間疾苦,什麼生活所迫,什麼時局紛擾,嚴幼韻一概不懂。
嚴家的深厚家底也讓她從外表上就有著「高貴」的氣質,首飾,珠寶,綾羅綢緞,在復旦校園裡嚴幼韻很快就出了名。
從小的家庭式的「貴族教育」更是讓她舉手投足之間有著區別與其他女生的「高貴」,再加上復旦大學剛剛開始招收女學生,嚴幼韻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復旦「校花」。
Advertisements
外表光鮮,珠光寶氣,父親更是派專職司機車接車送,嚴幼韻自然從不缺少追求者,最後能夠「抱得美人歸」的,自然也是人中龍鳳。
楊光泩,浙江湖州的一戶大絲綢商之子,家境殷實,清華大學畢業,赴美留學后取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後來以「中國代表」的身份參與同美國的外交工作。
倆人初相識是在復旦的一次舞會上,楊光泩的儀錶堂堂吸引了嚴幼韻的注意,倆人很快就墜入了愛河。
門當戶對,才子佳人,父親嚴子均也十分同意倆人的婚事,1929年的上海大華飯店,一場「驚動」整個上海灘的豪華婚禮舉行了。
出席婚禮的足足有千餘人,嚴家特意將婚禮辦的風風光光,請來了無數來自商界政界的名流紳仕,楊光泩也請來了「外交部長」王正廷主持婚禮。
Advertisements
從此,嚴幼韻作為上海灘風光一時的「名媛」,活躍在各個高級場合,穿梭於晚會和舞會當中,也因為丈夫身份的關係,步入了「外交官夫人」的生涯。
名媛的「賢內助」生活
「你去哪,我去哪,一生一世都跟隨著你。」參加過各種聚會,見識過各種貴公子的嚴幼韻,並沒有丟掉從小家庭教育培養起來的良好品質,一心一意地只專心丈夫一個人。
因為楊光泩的身份關係,經常需要到各地去參與各種外交活動,嚴幼韻總是打扮得體,陪同著丈夫出席,舉手投足之間一點也沒有丟丈夫的身份。
不能攜帶她的場合,她就一個人踏踏實實地待在家裡,努力地將這個家料理地妥妥噹噹,不給丈夫楊光泩增添額外的煩惱。
Advertisements
「操持家務,安排下人工作,管理廚師和保姆,有時候還要策劃和主持一些活動,來招待政要和其他國家外交官的家眷,這都是十分必要的。」
嚴幼韻後來回憶道,既不想要丈夫操心家事,又要分出精力為丈夫的工作盡一份力,這個從小嬌生慣養的「大小姐」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堅強和努力。
事實證明,嚴幼韻這樣的招待展現了出作用,同這些「妻子們」打交道建立友誼的同時,也間接地支持了丈夫楊光泩的工作。
可日復一日地招待還是有著「意料之中」的麻煩,丈夫楊光泩雖然貴為外交官,但是薪資水平並不算高,嚴幼韻沒多久就發現了家裡的積蓄已經見底了。
「其實是外交部沒錢了,薪水沒能按時發放,再加上家裡一大家子的開銷,到最後我不得不寫信向爸爸求助。」嚴幼韻後來解釋道。
Advertisements
這當中還有一件趣事:這些「妻子們」一開始是被嚴幼韻邀請去的,可後來她們天天都要到嚴幼韻處打牌吃飯,嚴幼韻也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原來嚴幼韻為了接待好這些「妻子們」,每次都要精挑細選找到廚藝精湛的廚子以盛宴款待,久而久之這些「妻子們」就不請自來,只為了蹭一頓飯。
1930年,丈夫楊光泩遠赴歐洲任職,嚴幼韻也一同跟了去,也在這裡結識了顧維鈞,這個曾經拒絕在「二十一條」上簽字,出席過巴黎和會「名噪一時」的外交家。
其實民國時期的外交家大抵都是有些骨氣的,國家地位低下,在世界舞台上整日被冷嘲熱諷,排擠奚落,吃盡苦頭的正是這些外交家們。
嚴幼韻對他也是十分地讚賞,全然不知這份讚賞,竟然會在後來演變成一份「愛情」,倆人竟攜手相伴了後半生。
1937年抗戰爆發,楊光泩再次調職,帶著妻子和兒女來到了菲律賓馬尼拉,臨近出發之前,嚴幼韻十分擔憂地對丈夫說:
「此番前行,生死難料,以後該怎麼辦呀?」菲律賓比起歐洲的境地好不到哪裡去,日軍蓄勢待發,而且菲律賓的環境條件要差得很多。
最終的結局果然如嚴幼韻所擔憂的,隨著日軍侵略馬尼拉,駐守在此的楊光泩和其他7名中國外交官以身殉職,壯烈犧牲。
留下嚴幼韻和兒女,還有一眾外交官的家室在異國他鄉孤苦伶仃,艱難度日,此時的國內,嚴家的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去,上海早已淪陷,過去龐大的嚴家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