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媽媽是掃垃圾的!「清潔工媽媽被嘲諷」 10歲女兒霸氣回懟:你媽沒資格,媽媽當場淚崩


如何化解偏見?

1. 接納孩子的情緒表達

接納就是接受情緒,允許有情緒,可以表達情緒,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所有想法和要求都應該無條件地得到滿足。

接納孩子的方法就是了解孩子當前的心情,明白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理解他的想法,而不是懲罰,

Advertisements

當然這就要求家長做到良好的教育,就如同清潔工人這件事上,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感覺,要明白他產生偏見是正常的,要接受他們的情緒表達,但事後孩子情緒冷靜後,家長應該去教育他,並告訴他不能存在偏見行為。


Advertisements

萌萌是個剛滿6歲的小姑娘,前不久小區裡來了一個收垃圾的老爺爺,媽媽見到有收垃圾的,於是就喊到了倉庫門口,她準備把積攢了許久的紙箱子拿來賣,這位老爺爺在收拾紙箱紙殼時,也一直誇讚萌萌長得好看俊俏,但萌萌似乎很嫌棄他,在搬運紙箱的時候,老爺爺摸到了倉庫的貨物架,萌萌很不樂意的喊道,「你這個臟傢伙,會弄髒我們家的貨物架的。」

萌萌的話引得老爺爺很尷尬,萌萌媽媽也很難為情,她立馬道歉,甚至上前就打了萌萌一巴掌,萌萌哭著很不理解媽媽為什麼打自己,明明收垃圾的人就是全身髒兮兮的,萌萌哭喊著,也宣洩著內心的不解,等這個老爺爺走後,媽媽才安撫了萌萌的情緒,她也告訴萌萌,每個行業都是不容易的,你即便不喜歡也應當去尊重。

Advertisements

在這件事中,萌萌媽媽允許了孩子把內心的不滿和疑惑發泄了出來,同時也告訴了萌萌她的行為是錯誤的,必須端正想法,不能歧視任何人。當孩子的情緒不好或哭泣時,第一步是接受孩子的情緒並認同他的感受,而不是告訴他那些做人的大道理,在認識到自己的感受後,孩子的情緒會有所改善,然後需要告訴他的就是剛才發生的事情,需要幫他分析整件事遇到的問題,引導孩子明白問題所在,然後給出解決方案。


Advertisements

2. 給孩子提供合作的機會

孩子還小,他們對任何事都容易產生偏見心理,畢竟他們所認為的正常,是父母所做的事情,孩子未接觸到的事情,一定會存在一些疑惑心理,從而也會轉變為偏見,父母應當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在學習和玩耍中與同齡人合作,這樣孩子才能在實踐中扭轉自己的偏見心理。

父母應該盡最大努力為孩子創造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採取「走出去」的方法。在業餘時間,應該帶孩子去公園等熱鬧的公共場所,或者到親朋好友的家裡玩耍,讓孩子了解的事情多了,自然也會放下偏見心理,同時一定要讓孩子多體驗生活,提供孩子合作的機會,比如孩子一旦歧視清潔工人,有條件的也可以讓孩子親自體驗,提供給他合作的機會,孩子在體驗中就會理解每個職業背後的心酸,從而他就會放下偏見。

Advertisements

合作精神不僅是分工和合作,而且體現了接受、尊重和團結的精神。因此,父母應該認識到,孩子合作精神的培養不僅是在培養他的合作意識,還應該認識到合作是一種美德,能讓他擁有優秀的人格。人們可以通過合作交流相互啟發,豐富彼此的生活。在合作中,人們相互接受,探索自己和他人的內心世界,這可以促進個人的成長,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


Advertisements

3.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避免從眾效應

從眾效應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它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但如果在特定的場合中出現從眾效應,那就會引發不好的負面影響,比如一個人認為清潔工是又臟又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產生這種心理的人又進行了傳播,於是一群人的思維也會被干擾,從而出現了偏見心理。當個體產生異議時,群體效益會覆蓋個人想法,最終也會選擇從眾。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從眾傾向,並且總是傾向於跟隨大多數人的思想或態度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人數是影響從眾的重要因素,也是說服力的明確證明,其實,很少有人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即使他們認為是這樣的,但也會輸給從眾效應。這種現象在社會中也普遍存在,類似於跟風追星是一樣的,有人說他長得帥,很多人都會覺得他就是帥;別人買網紅奶茶,你也要跟著買,即便知道喝了會變胖,這種現象也可以說是東施效顰,但盲目從眾會讓人缺乏個性,也不利於思維的開拓,家長應當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要總是「聽我的」「我說的就是標準答案」,這會影響孩子的判斷能力,家長應當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而不是去詢問別人的想法並借鑒,這會讓人失去思考能力。

Advertisements

作為獨立的個體,做事時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行為規則。盲目的從眾意味著我們必須放棄獨立的思想和行為,代價是接受庸俗的從眾現象,麻痹自己的思想。


偏見是我們心中的一座大山,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如何不受這座大山的影響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