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後注意!切記「少吃3菜、少買3果」別當冤大頭 這湯滋補「卻不宜再喝」:不應時令易上火
三餐四季,應季而食,這是老輩人留給我們的智慧,其強調了遵循時令的重要性。雖然現在的種植與存儲技術更加成熟,在一年四季當中都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但是在不同的季節裡,依然有必要去選擇最應季的食物來吃,不僅味道是最正宗的,營養也是最豐富的,更有利於我們適應當下的氣候。
清明是暮春時節的開始,如今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起來了,我們餐桌上的食物也要及時調整。這段時間我在購買食材時,也沒少「踩坑」,所以今天便想要跟大家總結分享一些經驗,清明後,提醒:少吃3菜,少買3果,少喝1湯,不應時令,建議了解,看看有你愛吃的嗎?
Advertisements
一、少吃3菜
馬鈴薯
馬鈴薯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薯類蔬菜,其以耐保存而著稱,是很多家庭的必備。同時其吃法多樣,涼拌,熱炒,燉菜,清蒸,煎炸等,無論何種做法,味道都不會令人失望。不過馬鈴薯也有時令季節,一般來說在夏天和秋天可以種植兩季,而眼下正是不應季的時候。雖然市面上很多,但是這個季節的馬鈴薯都經過了長時間的保存,很多都已經開始發芽了,這也就意味著其內部的營養已經流失了較多,當然口感也比較差。而且往往外邊看起來光滑無損,但內部已經發黑了。這個季節的馬鈴薯不算便宜,一塊就要一兩塊,所以說清明以後還是少吃吧。
蘿蔔
與馬鈴薯類似,蘿蔔也是十分耐存放,然而其時令季節是秋天,保存到現在,其中的水分已經流失大半。切開後,總能看到內部已經變幹了,要麼就是已經空心了。而蘿蔔吃的就是個水潤,人們圖的就是降火,而現在的蘿蔔不再水靈了,吃起來也沒有什麼味道,所以還是少吃吧。
Advertisements
薺菜
除了我們生活中的主流蔬菜之外,春天所品嘗的「春菜」也是有時間限制的,比如薺菜。其是「報春的使者」,也就是說其在春天最早蓬勃生長,所以品嘗薺菜是在早春時節,那個時候最嫩最鮮。而如今已經是暮春了,此時的薺菜已經開啟了瘋長的模式,大部分都開花結子了,口感不嫩,纖維老化,而且其中的草酸也會積攢得比較多。所以說清明以後,薺菜就不要再吃了。可以抓緊嘗嘗香椿,榆錢,蒲公英。
二、不買3果
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