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終於實現諾言!老夫妻「共同打拼40年」從沒看過外面世界 晚年賣房「自駕房車到處玩」:對不起老伴

「等買了房車,我帶你去環遊世界!」,這是一位爺爺對老伴年輕時的承諾,只不過礙於當年的生活條件無法實現。為了彌補對妻子的承諾,爺爺用盡一生努力賺錢、多年來省吃儉用,終於在步入晚年時兌現了年輕時的諾言,如今夫妻倆的近況人人稱羨!


Advertisements

9月中旬的一段影片,讓大陸青島一對夫婦上了熱搜,他們開著房車遊遍了大陸各地!爺爺還笑說:「房子一拆遷,手裡一共有9套,我準備到新疆、西藏、漠河,一定要出門四處逛逛!」

Advertisements

這對老夫妻夏太寶和蘇全美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兩人都出生於1954年。

蘇全美兄弟姊妹三人,她是家中的老小。父親在她年幼的時候離去,那一年母親27歲,要拉扯3個孩子,一家四口一度住過馬棚。

夏太寶兄弟姊妹六人,他排行第四。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那段特殊的日子裡,一家人數不清吃過多少頓榆樹葉子。

1977年,兩個家境很一般的年輕人,在親戚的介紹下相識了。

兩人在一起後拍的第一張照片,

Advertisements

第一次見面那天下大雨,老夏一頭茂密的自然捲,被雨淋成一束一束的,一進門還沒打招呼,就衝著我傻笑。

當時就覺得這個小伙子長得挺壯實,人看著很實在,眼睛跟我一樣,長得都不大,別人說我倆有夫妻相。

兩人的第一次約會,夏太寶想帶蘇全美逛公園,但是一塊錢一張的門票, 把他們拒之門外。

「當時太窮了,兩個人全身上下就兩塊錢,吃飯喝水花了一塊錢,還有一塊錢在青島水族館前的礁石上照了張相。 」

兩人在一起後拍的第二張照片。

Advertisements

與現在的婚戀自由不同,當時結婚要講究順序,哥哥姐姐不結婚,下面的弟弟妹妹就要等著。

因為夏太寶的三哥沒有對象,母親便要求兩個人等三哥定下來以後再結婚,這一等,就到了1979年。

「結婚的時候連房子都沒有,為了蓋婚房,我倆推著小推車、挑著扁擔,到山上運石頭,一運就是三四個月,辛辛苦苦蓋起來三間房。」蘇全美說。

結婚當晚,親朋散去,夏太寶和蘇全美來到院子裡,看著自己一磚一石蓋起來的房子發呆。

月光把房子照得閃閃發光,好像生活也跟著亮了起來。

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一個冬日,刺骨的寒風中,蘇全美裹著一件軍大衣,頭上扣著厚重的棉帽…

Advertisements

這個場景至今深深刻在夏太寶的記憶裡。

彼時,兩人剛剛開始經營海鮮生意。

當時的窮,現在的90後體會不了。結婚後一年左右就分家了,只有一間屋、兩個碗筷和700塊錢人民幣(約新台幣3千多塊)的飢荒。當時,普通家庭一個月才能賺30塊錢人民幣(約130元新台幣)。

一家三口合影。

Advertisements

夏太寶扛起家庭的重擔,做小工、做泥瓦匠、扛大包…

因為幹的都是力氣活,夏太寶飯量比之前大了很多,家裡的糧食消耗越來越快了。

蘇全美不忍心丈夫一個人辛苦,老早就給兒子斷了奶。

和丈夫一樣,她想盡各種辦法謀生:夏天賣涼粉,冬天賣豬頭肉,常年擺個小攤賣蔬菜。

因為不會騎自行車,蘇全美推著小車從下王埠走到滄口挖蛤蜊,再回到村裡賣,每天來回走

1984年開始,夫妻倆專心經營海鮮生意。

Advertisements

錢哪有那麼容易賺呢…

每天下午五點出發去碼頭,凌晨一點接貨、卸貨,再給散戶發貨,一做就是一宿,天亮後還要繼續出攤,一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

當年,兩人賣海鮮的攤位在李村大集,沒有固定的攤位,每天晚上都要提前去搶好位置。

我們家能有今天的生活,百分之八十的功勞都得歸功我老伴,眼光獨到、勤能補拙、誠實守信…」

夏太寶說:「青島擁有天然的海洋優勢,她就勸我別再賣苦力賺錢了,不如兩個人一起賣海鮮。

夏太寶摸著手上的老繭,感嘆道:萬事不離一個字。

賣海鮮這個活又累又髒,當時沒人願意做,他們夫妻倆不怕苦,生活才漸漸有了起色。

1993年6月,蘇全美與兒子夏磊在老房子門前。

冬天零下十幾攝氏度,裹著被子一守就是一晚上,還要警惕有沒有偷貨的,丟了貨幾天就得白忙活。

「不怕大家笑話,經營海鮮20多年,有上百次想要放棄的時候,每當看到老伴賣力地搬箱子,就逼著自己咬牙堅持下來。 」

夏太寶說,當年賣海鮮不僅拼體力,還要拼膽量。

你很難想到,三更半夜有群人,手裡拿著傢伙要搶你攤位,那個模樣,現在回想起來都怕,當時真是年輕膽大。

「老夏家的螃蟹,個個都很肥。」

這是上世紀80年代,夏太寶在攤位前小黑板上寫的廣告語。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