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高發期!醫生揭示:猝死規律 易猝死的人「有3個共同點」要小心



作為醫生,最害怕的也是主管的病人突然發生猝死,即便發生在醫院內部的猝死,搶救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有限的,原因是猝死是一種突然發生的疾病,有時是很難控制的,猝死一旦發生,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6分鐘,如果沒有把握住這黃金搶救時間,那麼患者就救活的概率就更低了。

你可以想象,在醫院發生猝死都難保搶救成功率,在院外發生的猝死,搶救成功的概率就更是渺茫了,而大多數猝死,其實都發生在家裡、公共場所,很多時候,當家人或是路人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當救護車還行駛在路上的時候,患者就已經不幸去世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猝死定義:「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



Advertisements



很多人認為猝死是沒有規律可循的,這並不正確,《中國急救醫學》期刊上曾刊登過一篇研究《5516例屍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徵分析》,通過研究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屍體解剖特點,發現了猝死里藏著這些規律:容易猝死的人,往往有3個共同點。


第一,一半以上的猝死者「過於激動」、「過於勞累」

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猝死者生前「太激動」、「太勞累」。其中,情緒激動的猝死者佔比26%,過度勞累的猝死者佔比25%,剩下的還有血容量改變、飲酒、過飽、輕微損傷等。

很多猝死的人往往年齡並不大,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年輕,但是年輕不代表身體就很健康,換句話說,即便平素身體健康,也不代表不會出現猝死。

如果我們總是把身體置入一個即將崩潰的邊緣,那麼在應激的作用下,我們的冠狀動脈就很容易出現痙攣,痙攣的動脈就像一個會游泳的人在水裡面突然出現抽筋一樣,危險可想而知。

很多年輕人平時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也難以釋放壓力,他們往往過於激動,過於勞累,恰恰是這樣的情況,很容易導致猝死。

就像這名17歲的年輕運動員,他在成為專業的運動員之前,應該是做過嚴格的體檢的,如果有先天性心臟病或是其他的問題,不可能發現不了。

目前最合理的解釋,就是他也許太累了,在勞累+壓力下,猝死發生的風險自然就很高了。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