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永遠不懂父母的心!當你厭惡父母時,請讀一讀「白居易這3首詩」
什麼是父親,什麼是母親?有人由衷喜歡父母,有人厭恨父母,憑什麼不給自己富貴?為什麼偏愛其他兄弟姐妹?也有人,早就和父母反目成仇,當父母是外人,甚至不如外人...如果有一天,你厭恨父母了,請讀讀白居易筆下的詩句,恨會慢慢消失...
唐朝詩人白居易,也和父母有過節。尤其是母親,反對他和鄰家女子湘靈戀愛,留下無盡遺憾。多年後,白居易想起自己的初戀,仍舊耿耿於懷:「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但不管怎樣,白居易分得清是非,也會拋棄對父母的偏見,去回報父母。他的一生中,寫了很多關於孝道的詩,並且用「鳥」的行為、來比喻人的言行舉止。
一、《鳥》:父母在社會上是卑微的,卻是家庭的天,奉勸你,別去傷害野外的小鳥,想想,小鳥也是父母,有兒女在盼牠們歸巢。
其實,我們是不理解父母的,也不知道父母的難處,他們在社會的夾縫中求生存。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每天和父母一起去菜地、稻田,到了七八歲,也和父母一起插秧、割稻,我常常想,為什麼別人不用做農活,隨便就有錢花?自己的父母,也太無能了。某個冬日,父母都去隔壁村打工,我和哥哥姐姐待在家,山裡的風很大,還有小雨加雪,敲打著瓦片。我們三姐弟都很害怕,擁抱在一起,一夜不敢睡。
第二天一早,聽到門「吱」地一聲開了,是母親回來了,我們趕緊跑過去,抱住母親,我忍不住哭了,在母親忙著做飯時,才發現母親的手被刮傷,我又哭了。母親說:「沒事的,就是下雨路滑,摔了一下,都不痛了...」當你的父母老了,你會很擔憂,怕他們走丟,怕他們摔著,怕他們遇到壞人...因為有這些情愫,因此我們「推己及人」,不要去傷害任何人。
父親是外頭的農民工、小老闆,也是家裡的頂樑柱;母親是掃地工,也是家裡的定海神針。當你學會仰視父母的時候,就再也不會厭恨了。
二、《慈烏夜啼》:父母的愛是樸素的,只有失去了才覺得可貴。還年幼的烏鴉,失去了母親,一直在哭泣,當人們聽到小烏鴉的哭泣聲,也忍不住流淚,為什麼烏鴉會反哺,有的人卻做不到呢?比方說,戰國的軍事家吳起,聽到父母過世的消息,都不去守孝。當然,世上還是孝順的人多一些,比如儒學家曾子。
有句話說得好:「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父母都健在,但是身體不夠硬朗,走路戰戰兢兢,你也許會,恨不得他們別煩自己,都是累贅。終有一天,父母真的走了,再也回不來了,看到父母用過的拐杖、坐過的輪椅,還有卧病很久的床鋪,縫縫補補的舊衣服,你卻感慨萬千,萬般不捨。作家老舍,在母親的支持下,遠行求事業,可是有一年,他發現家裡的來信,不是母親的筆跡,也沒有講到母親的飲食起居,瞬間有種不好的預感。
他回到家,發現母親已無時日,是母親交待,不要影響他的前程,沒有及時通知他回家治喪。老舍非常自責:「生命是母親給我的。還說什麼呢?心痛,心痛!」當我們往後想,若是永遠失去了父母,有什麼遺憾呢?想來,當下的厭恨,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三、《燕詩示劉叟》:父母有多好,等你也做了父母,才會知道。白居易看到一位姓劉的老漢,活得很孤獨,子女都遠行了,難以團聚。令人敬佩的是,劉老漢沒有責怪兒女,而是想起自己年輕時,也是義無反顧地離家、遠走高飛。老漢還安慰老伴,兒女的今天,也是我們的當初呢!這一切,如同燕子一家的關係循環。
是的,父母不知疲倦地養大兒女,但是兒女還是要離開,唯有父母的牽挂,沒有結束的一天,即使兒女變成了父母,父母變成了爺爺奶奶...一代一代延續,永不停歇。在知乎曾有人問:「你是從哪一刻開始理解父母?」網友說,自己做母親的時候,一放手,孩子就哭鬧,別人勸她就讓孩子哭,不能總抱著,她呢,到底不能狠心放手——做母親,就這樣為難自己。
父母和兒女終究聚少離多,擁抱的時候太少了,分別的時候太久了。不要在擁抱的時候,還帶著恨意。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寫道:「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詩句寫的是動物、花草樹木,寓意的也是人們自己。唯有帶著善意去讀書、寫字、工作、生活,生活才會如詩一樣美好,才有意義。每代人都不容易,也不會讓下代人滿意,但都拼盡全力了。
作者:布衣粗食。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