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擺渡人!熱心里長16年背200位老兵骨灰回家,還給「他們」買機票 全部分文不取
劉德文今年52歲,是高雄左營區祥和里的里長。過去16年,他從海峽南岸背了一百多位赴台老兵的骨灰回家。
在老人們的描述裡,家,是永不能忘又閃閃發光的碎片——有人懷念兒時的玩伴和家鄉的風景;有人想念山東老家的蘋果和梨子;有人做了幾十年夢,最想見的是一個土堆,「上面長了五棵樹,那就是家」……
Advertisements
1,回不去的故鄉
飛機落地後,劉德文在機場出口找到了接機的人。
和對方交談兩句之後,他突然跪下來,從背包裡小心地將放著老兵遺骨的骨灰罈取出來放地上,嘴裡喃喃道:「叔伯,我把你送到家了。」
讓骨灰落地,告訴長者「回家」了 ■
劉德文是高雄市祥和里的里長,從2003年至今,經常為了怎麼將赴台老兵的遺骨背回家而奔波,可謂他們魂歸故裡的引路人。
赴台老兵,一個即將被時光遺忘的群體。
1948年到1950年,中國開啟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離別,上百萬人從大陸湧向台灣。
當年去台灣的士兵最小的才13歲。離開家門時,所有人都以為還會回到故鄉,和父母共享天倫之樂。
但是當他們逐漸老去,台灣嚴禁外省人與家鄉聯繫,他們才意識到,回家已經成為天方夜譚,甚至連寫封家書都成為妄想。
Advertisements
91歲赴台老兵徐紹文從23歲就開始想家 ■
台灣修建了800個眷村,士兵和家屬可以入住。剛開始士兵們買的都是藤條做的廉價傢具,有人直到十年後,意識到真的回不去了,才開始架床,邊架邊哭。
孤身的老兵則住在宿舍裡,稱為退舍。他們一輩子沒結婚,期盼回到故鄉,與父母和新婚的妻子重逢。
逢年過節,士兵們三三兩兩坐在海邊,遙望故鄉。識字的士兵會吟詠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寫的一首《望大陸》:「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每到這時,士兵們會抱頭痛哭。
曾經有位移民阿根廷的老鄉路過台灣,將家鄉的泥土和小菜留給了台灣的菏澤老兵。一百多個人聞風而來,他們一人分一勺,有人將黃土小心翼翼地保存起來,有人則泡進水裡喝了下去,希冀通過這種方式再次與家鄉相連。
Advertisements
沒能回家奉養父母,他覺得自己一生「罪業深重」 ■
80年代,台灣老兵上街遊行,他們胸前的牌子上寫著兩個字「想家」。
有人問一人,為什麼要這樣寫?他回答,「我離家快40年了,我不願死在外面,我想回家!」
Advertisements
老兵們在街頭巷尾發放宣傳單《我們已沉默了40年》:我們的父母是生是死,卻不得而知。我們只要求,「生」讓我們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則讓我們回去獻上一炷香。
如今,已經過去70年,老兵的平均年齡已經達到90歲,幾乎所有人到死也沒見到父母。現在活著的人,人生清單裡只有魂歸故土這一項,他們想葬在父母墳前,在另一個世界闔家團圓。
海峽隔不斷鄉愁 ■
2,從3800人到不足50人
十幾年前,劉德文是台灣某家銀行的職員,每年都會出國旅遊,去瑞士看雪山,在比利時吃巧克力,跑到埃菲爾鐵塔下合影。
因為在銀行工作時服務態度好,2001年,劉德文被推舉為高雄市左營區祥和里里長。
Advertisements
里長劉德文 ■
從大陸過去的士兵,雖然已經在台灣居住了半個世紀,但因為口音不同等原因,他們和當地人之間很少來往,一輩子孤零零地生活。
祥和里很多老兵,劉德文以前沒注意,當上里長後翻閱資料了解到,1971年,台灣在這裡為單身獨居的老兵蓋了幾棟宿舍。
這裡,最多的時候容納了3800多人,其中2000多人沒有娶妻生子。
如今這些老兵大都進入耄耋之年,他們住在不到14平米的宿舍樓,年邁力衰,疾病纏身,無人陪伴,有的老人去世後好幾天才會被發現。
一處昔日老兵居住地 ■
劉德文親眼看到過,一位老伯為了拿盒飯,五百米的路來回走了兩個小時。
因為行動艱難,有些老兵生病時就躺在床上乾耗著,或者一步一蹣跚地去買葯。
Advertisements
劉德文下班時總會去老兵宿舍轉轉。因為心軟,就手把手教他們將自己的手機號保存成緊急聯繫人。
不過,接電話的頻率超過了劉德文的想象,時光毫不留情地在老兵身上傾軋過去,老兵正在快速凋零。
他當上里長時,祥和里的老兵大概有1800多人,而現如今只剩下不足50人。
許多老兵已行動不便 ■
曾經有一年,他連著送走了八十位老人,連殯葬館的工作人員都認識他。
老婆為此不斷吵架,家庭氛圍特別緊張,差一點分崩離析。但是劉德文還是不忍心拒絕醫院的電話。
孤苦生活了一輩子的老兵,感受到劉德文的善意後,對劉德文萬分感激。
有位老人家裡一貧如洗,平常的消遣就是聽收音機。去世前,他鄭重地將老舊的收音機送給了劉德文,因為這是他一生最珍貴的物品。
Advertisements
還有位百歲老人,在去世前一晚拉著劉德文的手,即使說話已經很艱難了,還是用儘力氣一字一頓地說:「里長,謝謝你這麼多年照顧我,你辛苦了,謝謝。」
劉德文和老人們建立了深厚感情 ■
在台灣當里長沒有工資,劉德文拿出自己的積蓄,加上其他人的幫助,為老兵做起了送餐關懷。
每天上門為老兵送午餐和晚餐,如果發現老人們狀態不對勁,可以立馬進行救助。
劉德文還用集裝箱建了一個辦公室。這裡像是老兵的大本營,他們每天來這裡聊天、看報,和劉德文建立了親如父子的關係。有時候還會為了爭劉德文到底是誰的乾兒子而大動干戈。
背後的辦公室是劉德文用集裝箱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