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飯千金!窮學生痛失父母「老師暖心送鞋」終出人頭地 為答謝「贈恩師21坪房」:我養您老

受人點滴之恩應當湧泉以報!大家都曾聽過古代大將韓信「一飯千金」的故事,而在現代也有如此動人的情節真實上演,一位學生昔日受恩師的幫助成功出人頭地,決定回頭買一棟房子送給老師。

38年前,老師為遠在東北的貧困學生陳志德寄出了20塊人民幣(約新台幣83元),讓他買雙棉鞋,溫暖了學生的腳;26年後,學生為老師買了一棟房,溫暖了整個社會。

Advertisements

這不是小說的杜撰,也不是電視劇的演繹,這件事真實地發生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

老師是張秀榮,1973年在武川縣第一小學初中部任教,1979年調往武川第二中學,1983年再次回到武川第一小學,直到2003年退休。

學生叫陳志德,1978年,他上初二,成為陳秀榮的學生。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對師生的故事。

6月15日,來到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已退休的張秀榮老師家裡。

「我從第一小學畢業,又執教在第一小學。這裡承載了我難以忘懷的記憶。」張秀榮說。

Advertisements

這位七旬老人,面容清癯,夾住花白的頭髮,乾淨俐落,身上散發出淡淡的雪花膏味。

她的家也像她一樣收拾的乾淨俐落。

一台老式縫紉機擺放在客廳顯眼處。一個裝有「稻香村」的紅色盒子擦得發亮。

Advertisements

張秀榮老師說,「這個盒子多年了,但是我一直捨不得扔掉,因為這裡裝的是陳志德到北京出差給我專門寄來的月餅。」

對陳志德的第一印象:家窮、刻苦

Advertisements

回想起那些年的那些事,張秀榮老人臉上泛起了笑容,彷彿又回到了那段時光中。

那是1978年9月的新學期,張秀榮記得,那時自己畢業參加工作沒幾年。

當時武川縣第一小學分為小學部和國中部,張秀榮任國二班導並教數學,那年,她與學生陳志德相識。

「家窮!刻苦。」這是張秀榮對陳志德的印象。

在張秀榮的記憶中,陳志德刻苦努力,成績好。他對知識的那種渴望,讓張秀榮常常勉勵自己,一定不辜負每一位學生。

每天下午放學後的六點半到八點,張秀榮都給學生們輔導作業。

和現在的各種補課班各種收費的教育亂象相比,張秀榮說,她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額外的輔導算補課,更沒有想到向孩子要補課費。

放棄學業——

Advertisements

國三剛開學,張秀榮在學生中沒有發現陳志德。

「他去哪兒了?」

那是一個禮拜天,張秀榮老師騎著自行車和幾位同學一起到距離武川縣城2.5公里的尹家溝村去找陳志德。

推門進去,家徒四壁。不用問原因,張秀榮就知道陳志德因為家庭貧困而放棄學業了。

年輕的張秀榮老師當場就哭了,她對陳志德父親說:「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張秀榮記得,當時她把陳志德抱在懷裡,自己的淚水打濕了陳志德的頭髮。

在張秀榮的說服下,陳志德父親終於點頭,同意了孩子繼續讀書。

「孩子比以前更加用功」,而張秀榮也更加關注陳志德的學習和生活。

在之後的學業中,陳志德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當時武川縣重點高中。

可是不幸再次降臨到陳志德身上——母親因病離去。

這次,陳志德並沒有放棄學業,而是擦乾眼淚繼續求學。

Advertisements

錄取——

「38年前,陳志德總分數全武川縣第二,被長春地質學院錄取。」

坐在沙發上,陰雲中透出的陽光,映射在張秀榮老師蒼老的臉上,老人陷入了回憶當中。

「那天中午,陳志德連跑帶跳地來到我家,大叫著:『張老師,我收到了長春地質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有都市戶口了……』」

「我們都很激動。那天,我記得陳志德穿著一條已經洗得發白的粗布褲子,褲子下半截還接了一塊藍色的補丁。」

命運總是讓人在苦難中接受洗禮,要麼沉淪,要麼崛起。讀大一的時候,陳志德的父親也患病離開了。

父母不在,還有老師的愛。對陳志德,張秀榮像母親一樣張開了雙臂。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