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人心聲!退休後「開始害怕親人了」 醒悟「剋你晚年的」是這三類人

  • 2024-01-08 15:38

「人老了,我開始害怕親人了」:剋你晚年的,是這三類人,很多人不知道!

網路上有這麼一句話:誰的晚年都是一場兵荒馬亂,誰都不會是幸運兒。

當那一天來臨,我們的身體機能老化,我們蜷縮像嬰兒,我們任人擺布,我們連發脾氣的資本都失去了,你會以何種方式來迎接這場晚年抗戰?

正如古人所言:「壽則多辱。」壽命太長的老人,必然會受到諸多的屈辱。當然,讓他們活得沒有尊嚴的,看似是外人,實際上是自己的親人。

人間萬般事,皆從家中生。紅塵無限好,只待老將至。

在這一天到來之前,我們要未雨綢繆。

這時候,錢非常重要,對晚年尤其重要,給晚年最好的未雨綢繆就是自己的存款、房子和盡量健康的身體。

所以,無論你多麼愛家人,你都必須得騰出一些精力和時間來為自己準備這幾樣東西——自己的存款、房子和盡量健康一點的身體。

最起碼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從容應對,「人老了,我開始害怕親人了」:剋你晚年的,是這三類人。

一、一位老人的心聲:退休後,我開始害怕親人了。

曾經在醫院遇到一位70歲的阿姨,阿姨家一個親人都沒來,三餐都是看護送來的,她覺得有些不好吃,讓我幫她在她的手機上點外賣,她的右手臂和右腿都骨折了。後來,我們聊起天來。

在聊天中得知,她23歲結婚,25歲生兒子,獨子。她老公在外地工作,她一個人帶大孩子。

她40歲那年,老公得了慢性病,調崗回來,但人基本不中用了,還因為疾病而情緒煩躁,經常對她罵罵咧咧。她又忙工作,又照顧老公,還要輔導孩子學習,公公婆婆年紀也大了,也得顧著,身心俱疲。

60歲那年,她老公去世,孫子出生了。兒子一個電話,她二話不說,收拾了行李就去兒子的城市幫忙帶孩子,一帶就是9年,才回到自己的城市自己的房子。

為了不給兒子兒媳添麻煩,她努力把獨居生活安排好。但人老了,必須得服老,有一次下大暴雨,她關衛生間的窗戶,雨全飄進來了,地很滑,她摔倒在地,右臂和右腿都骨折了。

她忍痛爬著夠到了衛生間門外的手機(她為了防止意外,在廚房、衛生間、卧室等幾個主要活動區都放了那種老人用的大嗓門手機),打了急救電話……

住院當天,醫院聯繫了她兒子,她兒子匆忙趕過來,本來應該是擔心她,結果一開口都是埋怨,「早就跟你說了不要逞強,自己一個人住就小心點,這下可好,傷筋動骨100天,我們怎麼照顧你?」一邊說著,一邊接了好幾個電話,眉頭緊鎖。

她知道兒子特別忙,經常出差,兒媳是班主任,也特別忙,她本來還是有些渴望孩子能陪在身邊,但最終還是壓制住了自己的任性,大大咧咧地對兒子說:

「醫生說多吃鈣片,很快就好了,我一個特要好的老姐妹會照顧我(其實是她自己請的看護),你安心工作去。」

兒子當晚就趕飛機走了,去國外開一個很重要的會議。

她拉著看護的手,眼淚汪汪地說:「希望你對我好一點,盡心一點,不要欺負我,我拿你當親人了,我會按時足額付薪水。」

聽到這裡,我也勸她還是和兒子兒媳一起生活,她笑著搖搖頭說:

「如果我能幫到他們,我留在他們身邊,物盡其用也好。但我老了,不中用了,留在他們身邊,凈給他們添堵,他們工作已經夠辛苦了,不忍心看著他們為了我發愁。

人老了,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孤獨是免不了的,即便我留在他們身邊,我也會孤獨,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是自然規律,和孩子孝順不孝順無關。

再說了,我這不是有存款有退休金嘛,用錢解決問題最舒坦,我樂得自在。」

二、在這個世上,跟那位阿姨一樣有著相同經歷的老人,那是特別多的。從退休前的美好幻想,到退休後的殘酷現實,讓無數老人都有巨大的心理落差。

雖然,有些境遇稍微好一些的老人,其實,實際也是人人都有難唱的曲,家家都有難念的經。

相比另一位70多歲的老人,4個子女輪流來探望,住院的錢也都是子女們一起出的,看著熱鬧。但四個子女的疲憊也有目共睹。

相比這個阿姨的堅強通透,老伯任性多了,吃個香蕉都讓女兒跑3趟,喝湯嫌棄太淡,給他翻身,嫌病床太硬…… 他不是在治病養病,他是在行使某種權威,妄圖掌握晚年的命運。

看得出他很沒有安全感,也很孤單,他折騰來折騰去,就是為了吸引子女重視他。

但他的子女都盡量避免跟他聊天,只是盡心照顧好他的身體。那份兒女簇擁的親情里,透著一種莫名的難言之隱。

有一位作家說過,還未經歷,人類總是做不到感同身受。當碰過釘子,吃過大虧了,才明白什麼是世道的艱難,生活的不易,但又無法改變了。

就跟「晚年艱難」一樣,年輕的時候,我們並不理解什麼是「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還以為這是誇大的說法。

人到老年,會面臨著什麼?

老了,吃都吃不下了,年紀大了,嘴都很難張開了。生病了,沒地方也沒錢看病,就睡會緩解一下。

老人的孤獨感並不是依靠昂貴的娛樂和健身設施所能排解,而對於那些活動不便或者患有各種沉痾和老年性疾病卧床的老人來說,他們的整個世界就是身下的病床和眼前的那一片天花板。

在女兒家坐了會,又得回老年公寓。兒女送父母回老年公寓,把親生父母從家裡送走實屬無奈。或許都有家庭了,老人卻要被無奈遺棄,不能不讓人心痛。

俗話說,家有一老,等於一寶。可是現實是,目前在不少家庭里家裡的「寶」都被遺忘被嫌棄了。

正如杜牧的《阿房宮賦》所言,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只能說,每一代的老年人,都會受到親人的白眼和嫌棄,這都是必然的晚年經歷。

三、剋你晚年的,是這三類人。

第一類人:能夠同富貴,而無法共患難的伴侶。

對於唐伯虎大家都不陌生,他的一句詩「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成為了無數人的座右銘,也許有許多人也想像他一樣做一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才子。然而,這句詩的背後卻隱藏著無數的辛酸和苦痛。

其實,唐伯虎祖上是很有名的。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所以到了唐伯虎父親那一代,就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商人。

雖說生意不大,但養活一家人還是可以的。就這樣唐伯虎安穩度過了他人生最幸福的24年,為什麼是最幸福呢?因為接下來的事情將徹底改變他的人生軌跡。

在唐伯虎24歲那年,父親去世了。不知是不是天意,在不久後,他的母親、妻子、兒子、妹妹相繼離世。老天這是要搞哪樣?此後,家道中落,基本就剩唐伯虎一人孤苦伶仃。

在父親細心的教導下,唐伯虎早年就聞名全國,被冠上「吳中四才子」的稱號。在朋友的資助下準備進京趕考,也算是給去世的父親一個交代。

誰曾想不慎捲入舞弊案,從此與當官無緣。後來,有幸得寧王賞識得一官位,卻不知是被戲耍,原來寧王要造反,唐伯虎只好裝瘋賣傻,甚至在街上裸奔才躲過一劫。

就算當不成官,與妻子白頭到老也是很幸福的事啊,可惜唐伯虎沒這福分,當他背上舞弊的名頭回到家鄉時,本想著會有妻子的安慰,沒想到妻子也不相信他,並以此為恥,離開了他。

俗話說得好,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這番話,不僅適用於外人身上,還適用於枕邊人的身上。

所謂,「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現實得經驗教訓。

第二類人:總是嫌棄老人的年輕一代。

曾有個經典問題:父母老了你願意躬身伺候嗎?

有很多網友,給出了不同得回答,但是大部分網友的回答令人不禁唏噓。

有網友說:「我只能說等過幾年老人到了需要照顧得時候,我會把父母送去養老院,折騰子女沒意思,最後落一身埋怨和嫌棄,要那點所謂得體面沒什麼用。」

有網友說:「生活不能自理得老人我是不會管的,完全有能力送老人去較好得養老院,為什麼不呢?要放棄工作與生活,給父母端屎端尿,抱歉,我做不到。」

還有網友說:「我也是退休人員,自己的子女都沒有耐心照顧父母,還期望養老院得看護能照顧好老人,自欺欺人求個心安吧。」

就像有一位名人說過,「不要指望別人能夠同情你,理解你的不易。由於別人還未身處於你的境地當中,所以他們永遠都做不到感同身受。」

父母生病後,子女嫌棄父母,或者拋棄父母,這又是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也是很多老人晚年凄慘的主要原因,也是不幸的開始。

第三類人:逐漸裝成不認識你的親戚朋友。

有位親戚曾經是主管,在位時風光無限,然而自從退休後,一切都變了。

自從職位上退了下來,本以為能夠享受悠閑的生活,卻沒想到現實給了他沉重的一擊。工作群組把他踢了出來,也沒人通知他開會了,以前那些巴結他的同事朋友都不拿他當回事了。

在職時他的一個親戚,正好做照明電器生意,想讓他給有關負責人打聲招呼,把這單工程介紹給他。

正好都是正規的公司,他就做了人情,給介紹了生意,最後,也順利拿到了招標。

由此,那個親戚每次逢年過節都會帶著好茶好酒來家中探望,自從,退休後,自己沒有可利用的地方了,就再也不來了。

相反,也有一些曾經來找他幫忙,但是他委婉拒絕沒有幫的,等他退休後,偶然遇到不僅不尊重他,而且還會指桑罵槐地嘲諷他,這讓他在親戚朋友面前很沒有面子。

後來,難受了一陣子後,他終於醒悟了,退休後,就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沒有朋友圈」的人,退出了同事群、親戚群、朋友群。

正如《剋雷洛夫寓言》里有這樣一句話:「選擇朋友一定要謹慎。地道的自私自利,會戴上友誼的假面具,卻又設好陷阱來坑你。」

上班的時候,你每天都會看到很多的笑臉。如果你是上司,很多下屬,都會對你阿諛奉承,虛偽的話,可以裝滿好幾個「麻袋」。

當你有利用價值的時候,滿世界都是好人;當你走下坡路的時候,放眼周遭,都是「眼中釘」。

主持人魯豫在書里寫道:「我不需要誰來完整我的人生,因為我本身就是完整的。」

別以為,總是有人求你幫忙,就證明你還年輕,人脈資源可以利用起來,事實上,你的人脈圈,慢慢在萎縮;地位也是過去的東西了。

人,都是唯利是圖的動物。你好,他們就接近你,跟你稱兄道弟。你不好,他們就遠離你,把你當成陌不相識的過客。

不管誰坐在高處,都會威風凜凜。居高臨下,誰不會?所有仰慕你的人,都不是朋友,他們想撈好處;所有貶低你的人,也不是朋友,他們壓根就看不慣你。

作家馬德說:「想走得很遠,就要與志同道合的人結伴前行。但,真正的遠方,一定是一個人走出來的。」

退休之後,不僅僅是離開職場,還意味著你變老了,從某種角度來說,你的用處不大了。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你註定會很孤獨。

也許,我們會感慨世道炎涼,會怨恨自己的真心得不到回報。可現實就是如此,我們除了接受,就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人到晚年,我們所能依靠的,就只有兜裡面的資產錢財,以及那咬緊牙關拚命活下去的自己。

天不渡人,唯有自渡,就是這個道理。

一切,如此而已。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