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三更亡,無人到五更!」遇到4件怪事「代表氣數已盡」:老天要來收人了
《濟公全傳》中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意思是說福禍是命中註定的,福氣來了擋也擋不了,災禍來了想躲也躲不過。來的,終究會來,等不來到,終究是不會來。
人生就是一場在不斷歷劫中的修行,如果你的氣數已盡,自然會有各種巧合和偶然的事情發生,輕則破財,重則丟命,不是為了考驗你,就是為了收走你。
這就是有人活不過30歲,有人90歲了還在苟延殘喘,命中的劫難度過去就是福,躲不過去就是禍,誰也逃不掉。
Advertisements
三、管不住嘴總是得罪人,最後人財兩空。
有人說,有些人,該得罪,就得罪,該翻臉,就翻臉,不過我覺得,做人,還是要以和為貴,盡量不要去得罪別人,也不要和別人翻臉,能忍則忍,能讓則讓,有度即可。
禍從口出,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亂講!這是歷史的教訓,歷朝歷代都有毒舌,嘴巴不饒人,得罪人無數,最後被人殺掉的悲劇。
三國歷史上有四位死在自己一張嘴上的名人,還有兩個是坑兒子的爹,連累自己兒子也被殺。
第一位,楊修,自以為聰明隨意揣測曹操的心思,最後被曹操抓住把柄,說楊修謊報軍情,將楊修斬首。
第二位,你衡,三國第一噴子,把曹操和曹操的所有將士損的一文不值,曹操借刀殺人把他送到黃祖那裡,結果禰衡又噴了黃祖一通,而被黃祖砍了。
Advertisements
第三位,孔融,就是小時候就知道要讓梨子的孔融。孔融是個文才,嘴巴狠毒,多次冷嘲熱諷曹操,曹操忍無可忍,把孔融殺了。
第四位,關羽。孫權知道關羽的威名,就想和關羽做兒女親家!於是派諸葛瑾去說媒,沒想到關羽大笑,說「我的虎女怎麼可能嫁給狗的兒子?」就這句話埋下了禍根,最後關羽敗走麥城,和兒子關平一起被斬首。
人這輩子,不要主動去得罪別人,因為得罪別人,只會給自己招來禍患。
遇禍無論是否惹得起都要盡量躲,能不能躲得過還有天意一層,何況主動得罪人災禍早晚降臨,人財兩空。
Advertisements
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會折福折壽
《朱子治家格言》中有這樣一段話:「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意在強調個人德行休養必須與其職位相適應和匹配,否則會惹禍上身。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為善不昌,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餘殃,殃盡定昌;為惡不殃,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餘昌,昌盡定殃。
自古至今,德不配位,虛偽之人,下場都很悲慘。
歷史著名的貪官和珅,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看起來就像是個完美的「人生贏家」。
然而他沒有抵抗住金錢利益的誘惑,利用職務之便,私吞貢品;按錢賣官,掀起了朝中的賄賂之風;還趁人之危,在別人落難的時候低價買下土地等,並以此獲利。
但珅哪裡知道,他風光的背後,一把致命的刺刀已經懸起。護著和珅的乾隆皇帝一死,嘉慶皇帝就對和珅動了手。
最後和珅經營了那麼久的財富,盡數歸到了嘉慶皇帝的口袋,儘管和珅有一時的風光,但還是因為德不配財,最終落得「和珅倒,嘉慶飽」的下場。
俗話說:「德不稱,其禍必酷;能不稱,其殃必大。」
一個人的德行裡,藏著他的人生起起落落。德薄而財厚,財必移其位。若是一個人名不副實,只會加速自己的消亡。
一個人先修自己的德行,事業和財富,福氣和氣運,便都會隨之而來。
否則,禍必相隨,所謂福地福人居,就是這個道理!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