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把兩字掛嘴邊! 說明他正在向你求救 家長千萬別忽視

你家的孩子有這種表現嗎?

不管你跟他說什麼,他的回答永遠是「隨便」二字。

「晚上想吃什麼?」

「隨便!」

「周末想去哪裡玩?」

「隨便!」

「生日想要什麼禮物?」

「隨便!」

想好好得和他溝通,聽聽他的想法,他卻完全不領情,用「隨便」二字將你「拒之門外」。

示意圖香港01


Advertisements

為此,你感到很窩火,很著急,很傷心。

其實,孩子也不好受,他正在用這種冷暴力的方式,向你發出求救的信號。

隨便的背後 是一顆受傷的心

美國心理學家蒂姆·墨菲曾說過:

「關係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的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

孩子愛說「隨便」,就是用躲避的方式,無聲得向父母表達自己的難過和不滿。平日里,他已經被多次不平等得對待過!

1.需求被忽視

Advertisements

節目《少年說》中,有個成績一般的初中女生登上了天台,向媽媽傾訴自己的委屈:

「我已經很努力學習了,不要總拿別人跟我比較,打擊我。」

可媽媽並沒有看到孩子的委屈,而是自顧自得指出孩子學習上的問題。

當女孩還想再為自己辯解幾句時,媽媽直接打斷反問:

「那為什麼媽媽提的要求,你都達不到呢?」

最終,女孩哭著下了天台。

當父母不願傾聽,忽視孩子的需求時,孩子就會習慣性壓抑自己的需求,把自己的想法隱藏起來。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需求並不被父母重視,說出來只會招來一頓長篇大論的嘮叨。

2.長期被打擊

Advertisements

不少的父母總覺得孩子小,害怕他們犯錯,對於他們提出來的想法,第一反應就是否定,強迫他們聽自己的。

例如孩子想學畫畫,你以審美不行,浪費錢為由拒絕了;例如孩子想幫忙做家務,你以沒做過,做不好為由拒絕了。

甚至會在孩子一定要這麼做,最後栽了跟頭后,冷嘲熱諷得教育道:「當初你要是聽我的,至於現在這樣嘛!以後看你還敢不敢不聽話!」

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中,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不敢再按自己的想法去決定。

因為長期的否定和打壓,讓他覺得自己的想法都是錯的,不配做決定。

3.人生被包辦

台灣學者李崇建曾說:

「如果一隻雞被關在籠子裡面,關很久了,剛放出來,它也不會走路了。如果一個孩子常常被規定要這樣要那樣,有一天你給了他自由,他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讀大三時,一個遠方表弟成了我的學弟。

一天,他急忙忙得找我,一臉茫然得問道:

「表姐,我不知道要參加什麼社團?你能幫我選下嗎?」

「你平常有什麼興趣愛好嗎?有什麼想做的事嗎?」

「都沒有,你幫我選一個吧。我媽讓我多多聽你的。」

原來,從小到大,他都是依照媽媽的安排生活,從沒自己做過決定。

當父母包辦孩子的人生,會讓他們漸漸沒了自己的想法。等到需要他們做決定時,就會變得不知所措。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